犁漢 作品

第一百五十八章:亂象

  正是得益於軍食充裕及時,將士飽騰後,一直保持著凌厲的攻勢,終於在這日午後,奉高城全城被泰山軍佔領了。

  攻佔下奉高,張衝令城外所有部伍全部入城,彈壓可能的豪強作亂。各部駐紮點如下:

  張衝本部駐紮在郡署衙,關羽本部駐紮在郡丞督署,輜重營駐紮在粟倉,聖庫有司駐紮在錢庫,此外王章移軍到武庫,李大目駐西城,典韋駐南城,丁盛駐東城,陳煥駐北城。

  入城後張衝第一時間下安堵四民狀,不準枉殺百姓,同時令各部約束軍伍,嚴守本轄區。輜重隊再造飯,為各部送去。將士們吃飽後,就很少發昏去擾民了。之後,這入城的第一個夜晚,就在各部將的虎視眈眈下結束了。

  入城第二日清晨,張衝再下令,由記室史範常署文,全城止殺。凡遇敵,各部不能私殺,一律交於新成立的軍法曹,由新任曹長趙達審理。此外,為防止奸人惡黨縱火,各部責任到什,與所處里舍居民聯合防火,並迅速成立一隻精幹的巡城隊,對遊弋城內的惡黨予以重擊。

  新令下來,各部依令而行。自入城以來,各部無闖民肆,皆居長街上,便是夜晚也是如故。不過輜重隊已經為各部送去了過夜的薪柴和芻草,能御夜寒。

  所以當城內的百姓在清晨醒來時,看到這些所謂的賊寇就這樣齊齊地睡在街道上,寧願睡在芻草上,也沒有入民舍,雖然嘴上沒說,但心裡已經覺得這一隻賊寇,它不一樣。

  泰山軍的軍紀不是一天練成的。紀律要想深入下去,骨幹就要帶頭。而這一點上,各部骨幹軍吏對渠魁的擁戴,對泰山軍所幹的事業,都從內心中敬服。他們普遍也是和張衝一樣,都是貧苦人家出身,不是山寮就是破產農民,都能從內心中接受張衝的軍紀。

  不擾民,不拆屋,不搶粟。窮苦人不搶窮苦人。

  至於廣大的太平軍軍卒們,他們有各自軍吏的約束,就能杜絕犯紀情況,而且更關鍵的是,因為聖庫制度的實行,這些軍卒有衣穿,有粟食,人人都一樣,人人都保暖,也就沒了冒著處罰的風險去劫掠百姓的動機了。

  自古軍紀不嚴者除了將領有意縱之,多是因為軍隊乏食,人一餓起來,那就不是人了,是牲口,牲口是不講什麼道理和理智的。這也是自入城來,張衝連下兩次令,讓輜重隊造飯,供全軍飽食,為的就是能讓軍紀貫徹下來。

  張衝入城以來三令五申嚴明軍紀果然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不僅四民迅速安堵下來,後來輜重隊募城中孤苦上城修繕城堞,在第一批入募的民夫真領到錢糧後,餘眾安心皆踴躍入募。

  此時全城百姓對入城的泰山軍,不說歡迎,也已經至少不反對了。

  本來軍法曹長趙達還建議,為了方便管控,給全城百姓編練什伍,五戶一伍,十戶一什,一家有事,餘者連坐。這樣讓各戶相互管理,相互監督。

  張衝想了想還是拒絕了,他們泰山兵才入城,不宜對民管束過甚,招來反感。而且現在手上民吏人手不足,為全城編什伍並不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