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二章:厲兵

  張衝對這種技術人才是很優榮的,他雖然不認同鄧直的話,但也不糾纏,直接帶著眾匠入了鐵官所。

  在路上,張衝在問現在全所進度,鄧直是全所最有技術的鐵工,自然被張衝舉為鐵官長。

  鄧直點頭,憑著記憶開始給張衝報數:

  “咱們所到現在一共打出鐵鋤頭四百把,鐵範二百件,環首刀四十把,甲一領。此外還剩鐵錠三百斤。”

  張衝點頭,接著看了還在那些打鐵的山寮學徒,問鄧直:

  “這二百山寮子弟現在能出師的有幾個?”

  只見鄧直搖頭:

  “一個也無。”

  估計是擔心張衝覺得他們藏私,他又為張衝解釋:

  “渠,是這樣的。咱們做鐵工的,全心全藝教,也要三年才能出頭。要是一些心狠的鐵工帶徒弟,十年可能才摸到個坩堝。”

  張衝瞭然,他其實有辦法加速這個學習過程,無非就是將鐵工熔鍊、鍛造、淬火等環境流程化,然後分工,再專業化。

  但現在張衝不能這麼做,因為他現在是要養出兩百個能帶人的種子,而不是為了現在爆那點產能,就竭澤而漁。所以,張衝點頭,然後就開始繼續走。

  此刻,張衝已經走到了全所唯一個大坩堝鍊鐵爐。

  這東西看著四米約高,寬兩米不到,大概在地底又深一米左右,但這個可是此世練鐵的巔峰技術,後世大概到民國左右,還在用這種坩堝鍊鐵爐呢。所以別看它就像個土堆,實際上先進著呢。

  當時為了造這個鐵爐,張衝專門賄賂了一個鐵官長,放了一個制爐匠到山裡三月,才建了這個爐子,然後人就回去了。不過沒關係,這種技術人才都記在張衝的小本本上了,只要有機會,就一定要挖漢庭的牆根的。

  當時造這爐子時,張衝為了偷學,全程就在。那匠人也不藏著,就當著張衝面開始制爐。人家心裡指不定在笑,光看就能學會,還要他做什麼。

  但實際上這匠人真的小瞧了張衝,他真的只用看就能學會,因為他懂物理和化學。

  那匠人一開始是在地面挖出個長方坑,這留下做爐門,然後就開始在坑壁四周開始塗抹薄泥。

  之後就開始又做耐火磚,等火磚燒出,就開始砌爐頂。之後在內面又打上了一層耐火泥。這泥可有講究了,非得是火山泥。弄完內壁,還要再外壁在塗一層草灰泥。

  之後就是做爐門、爐池、窯膛、煙囪。

  爐門主要是為了通風,爐池在門內,用作燃燒時的風窩。之後就是爐膛,同樣要用草灰泥塗抹內壁的,這地方就是盛放成行排列的坩堝和木炭等燃料的。爐的最後就是要立三個煙囪,這好理解,就是排煙用的。

  如此,一個鍊鐵爐就製作好了。

  之後就由鄧直開始煉第一爐鐵。首先要將陶泥式的坩堝放在爐膛內,然後在裡面放入碎的鐵礦石和木炭。這裡面有個機巧,如果不告訴這點,那些偷師學的人煉出來的都是廢渣。

  在鄧直放鐵礦石和木炭到坩堝裡前,他其實早就在坩堝爐底鋪上了一層磚瓦碎片。這些都是鄧直親自放的,沒告訴過外人,這些磚瓦碎片起到的作用就是使爐底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