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一章:五星

  但典韋和關羽都沒在衝,而是不斷圍著對方打轉。

  堂一邊的丁盛因為屁股痛,這會只能伏在席上,他一邊齜牙,一邊對邊上的黑夫說:

  “這是個高手!”

  黑夫根本不理他,只專心看場上二人。

  在相互試探後,典韋和關羽不約而同的衝抱對方。

  典韋攔腰環抱著關羽,就想給他來一記抱摔。而關羽個高,利用臂展,搶先就抓住典韋的雙膀,就想順著他的衝勁將典韋摔飛。

  好個典韋,見失了先機,也不在搶抱摔,也兩臂搭著關羽雙臂,就開始熬力。關羽想伸出腳勾典韋后腳脖,但從對面傳來的力,完全讓他不敢分心使力。同樣的感受,典韋也是。

  就這樣,兩位角觝高手,一時拼成了兩個蠻牛在觝角熬力,這就是最巔峰的摔跤,一場氣力的較量。

  此時典韋使出十二分勁,鬚髮蝟張,而對面關羽也是長髯激盪,用盡平生氣力,一時他們在堂上僵持,腳下木板都踩得吱吱作響。

  張衝在邊上看得熱血噴張,此才為男兒血氣,力的極致美。

  但看著看著,張衝覺得不對勁了,這二人熬上力,誰也不讓誰,兩人的肩膀都因為擠壓而缺血開始有點泛青,前世就是外科醫生的張衝知道不能再比下去了。

  他立馬上前,左手搭典韋肩,右手抵關羽肩,一使力,就將二人分開了。

  對,就是分開了,眾將都驚了。

  他們對渠魁武勇的認識真的是一山還有一山,當你以為已經到了山頂了,一抬頭後面還有一座更高的山。

  渠魁自然是公認的勇冠三軍,但他們也沒見過渠魁玩過什麼扛鼎,扛城門的把戲,所以對渠魁的氣力缺乏一個直觀的認識。

  但這回張衝一出手,他們明白了,原來渠魁永遠是渠魁,深!

  而關羽和典韋的內心就更是翻江倒海了,他們剛剛那熬勁,氣力有多大,他們怎麼會不清?這麼說吧,就是真有一頭蠻牛在對面和他們熬,誰勝誰負還真不一定呢?

  而現在,他們看到什麼?這張衝一手一個,就能將他們分開,如斯神勇,豈還是個人?這下關羽和典韋更是心服。

  其實,張衝真的就是隨手,他哪知道二虎將內心已經想了那麼多。

  說實話吧,張衝來此世這麼久,就沒真遇到過要讓他使出全力的時候,有時候他自己也在想,要是真給他一個槳,他真能在旱地行舟。

  張衝左右環二人臂,與眾將笑道:

  “左為我天人,有為我神將,此黃天助我開此世太平,望大夥努力精誠,不負黃天之志。”

  眾將起身應喏,一時兄弟相得。

  度滿和何夔一直含笑看著,尤其是何夔自大戰後從琅琊賊拋棄的輜重營中尋到了妻子族親,深感張衝恩德,誓要以死效之。

  而且,這段時日他與張衝經常秉燭夜談,讓他更多得了解了張衝為民請命的大志向和大氣魄。對於張衝為生民開太平的志向,何夔並不陌生,因為他們這些士族子弟也在追尋。

  他何夔家聲雖然沒落,但是在士族圈的人際網絡還在,所以對於士族的普遍輿論還是清楚的。

  士族子弟們並不是都是膏粱子弟,也有很多心繫天下的,他們也在尋找答案,就是這天下為什麼變成了這樣。

  這種討論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前漢末世時,天下綱常大亂,民不聊生時,士族們就討論過這樣的問題。

  當時天下以天命不在漢,以漢再受命的方法,選賢人居其位,來改變漢運中衰,消除災厄,而這位賢人就是王莽。

  王莽無疑是最符合士族賢人標準的聖王,相信賢人在位,可以使天下重回太平,這也是士族們推舉王莽代漢的原因。

  但新莽十年,天下反而更亂了,而光武皇帝再興漢室,讓所有士人都知道,這漢家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屬,神器不假他姓。

  此後漢室為天命一直深入人心,這天下也因太平而越發穩固。

  但自桓帝起,這天下就又開始亂起來,而這一次對輔漢士大夫們來說,是又一次衝擊,而這一次關於天下如何再太平的討論,開始席捲士族間。

  光何夔知道的就有鄭玄說、何休說兩種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