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漢 作品

第五十三章:道人

  此時舍裡坐滿了東平陵的各太平道骨幹,他們一見到這道人進來,就跪拜,口呼:

  “見過人公”

  沒錯,此人正是太平道的二號人物,人公張梁。

  他與其兄張角,其弟張寶皆是冀州鉅鹿豪富,富逾王公,本該侈服玉食快樂過一生。

  但在二十年前其兄張角得了一卷神書,名《太平經》,這是聖王之書,若能施行其法,將消災解禍,天下太平。

  之後他們三兄弟就變賣家財,退掉了錦衣玉履,換上了麻衣草鞋,深入疫區,用這《太平經》教的東西,就救治災民。

  久之,天下景從,信徒遍及四方。

  其實信徒們都不傻,他們真的知道喝符水可能不會救他們,但他們還是願意追隨張角三兄弟。

  只因為在這個漢家無視他們的時代,只有太平道還在乎他們,願意給他們生的希望。

  而這一點,可能連張氏三兄弟都不知道。

  張梁一進來,就看到了本地渠首唐周,說實話,他不喜歡這人,只知傾軋暴斂,不知深入鄉野,救急孤苦,不是我道中人。

  但太平道的發展壯大又離不開這些人,他知道兄長為何要收這唐周為弟子,只因為他能為冀州本部源源不斷得輸送錢帛,助太平道招兵買馬,畢竟離大事之期已越來越近了。

  但道理是這樣,張梁的感情上還是希望太平道的人能純粹一點,就像他們三兄弟當年一起行醫四方時一樣,救苦救難。

  但自從兄長成了大賢良師,就開始變了。

  他再也不是那個深入鄉野的醫者,而是深入簡出,領天下百萬太平道徒的無上道魁。

  所以,太平道就有了越來越多的唐周們。

  他這次來青州,並不是要來見那顢頇濟南相,也不是見這唐周的,他來此只是因為他聽說,太平道出了一個醫勇兼備的後進,他的門徒祭孫對他是讚不絕口。

  他好奇了,所以就來了。

  張梁環顧四周跪拜的人,無人敢抬頭看他一眼,他只覺的無趣,他徑入內堂,坐在堂首的胡床上,溫言道:

  “眾道友,皆起身吧。其實我不在乎這些虛禮,你們要是能多下鄉野,救幾個人,我比這個還歡喜。”

  眾人口稱喏,然後才各自起身。

  還是唐周打頭,他迫不及待得想知道人公與濟南相談得如何了,這可是涉及幾億錢的大事。

  但唐周還沒說,張梁就已經答了,他淡淡的說:

  “兇頑韓先授首,濟南王得了警告,自不會與你們再爭這本地祠的供奉錢。”

  沒錯,韓先死的原因就在這。

  濟南國曆來好鬼神,國內遍佈神祠,只單說祭拜城陽景王的就是八百座,這歷年來的愚民供奉錢,早已被太平道滲透,一直以來都與濟南相分潤。

  但那少府韓先,一個北地邊人,吃了狗膽,竟然慫恿濟南王抓這塊供奉錢,他不死誰死。

  所以得到確信的唐周,喜不自禁。

  唐周還要說些奉承話,就被張梁又打斷,他稱自己乏了,就揮退眾人,只留下了他的門徒祭孫。

  祭孫當然知道張梁留他要幹什麼,而唐周自然也清楚,但只能怨懣得隨著眾人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