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四百九十四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

  京城的百姓們得知皇帝今日要親臨山川壇祭天,所以紛紛湧向午門延伸到正陽門的中軸線兩邊,希望能一睹天顏。

  隨著三聲悠長的鼓響,午門緩緩開啟。

  一隊身穿盔甲的金吾衛率先走出,他們手持金瓜銀斧,威嚴無比。緊接著,是舉著各色儀仗的內侍們,龍旗鳳輦、華蓋寶扇,一應俱全,令人目不暇接。

  終於,在萬眾矚目之下,皇帝乘坐龍輦從皇宮裡面出來。

  只見朱祐樘身著袞服,頭戴冕旒,端坐在龍輦之上,神色莊重,目光深邃,彷彿能洞察世間萬物。

  在執掌大明王朝多年後,朱祐樘無論是執政智慧,還是身上的帝王氣質,都已經邁上了一個大臺階。

  朱祐樘並沒有被一場勝仗衝昏頭腦,卻是知曉糧食才是最強的武器,亦是大明王朝稱霸世界的底氣所在。

  今天迎來了收穫的季節,但紅薯和土豆都是埋在地裡,無疑存在著很大的變數。

  新土伯劉璋今日顯得格外的沉默,又彷彿恢復為那個剛剛因來悶悶不樂的美洲總督,眉頭夾著無限的心事。

  只是此次並不是因為心裡藏著秘密,亦不是因為面臨艱難的抉擇,而是他心裡已經開始擔心此次的收成。

  他歷經千辛萬苦將土豆、紅薯和玉米帶了回來,不管期間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而今自然是希望結出碩果累累。

  只是他終究亦是聽聞,更是擔心出現“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相似的狀況。

  “起駕!”

  隨著一聲尖銳的太監聲音響起,宮廷樂師亦是跟著彈奏。

  在緩緩向前的金輅四周,隨行的文武百官跟隨在後面,每個人都保持著肅穆的姿態,亦是有人開始憂心寶種的收穫情況。

  “草民叩見陛下!”

  “草民叩見盛世明君!”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沿途之上,百姓們紛紛跪拜叩首,山呼萬歲。

  作為追星一族般的趙老四此次得知皇帝出行的消息,再次丟下家裡的鋤頭,屁顛顛地跑來這裡遠瞻龍顏。

  跟他相同心思的百姓不在少數,越來越多的百姓瘋狂地擁戴皇帝。

  街道上張燈結綵,鼓樂齊鳴,彷彿整個京城都沉浸在了這盛大的慶典之中。

  山川壇,壇內的樹木已經是鬱鬱蔥蔥。

  石桌上,這裡已經提前擺放著各色祭品,香菸繚繞,鐘聲悠揚。

  朱祐樘下金輅步行,率領文武百官進行祭壇,來到祭臺前開始虔誠的禱告。

  雖然他知道土豆和紅薯都是高產農作物,在另一個平行時空之中,正是通過引進土豆和紅薯出現了一場人口大爆炸,最終的總人口達到四萬萬人。

  只是現在一切未知,連朱祐樘亦不敢斷定泥土下面會埋著可觀的紅薯或土豆,甚至已經做好了失敗的心理準備。

  在完成祭壇儀式後,朱祐樘領著文武百官來到了一畝三分地前。

  在這一場肥沃的土地中,其他農作物已經被收割,唯獨剩下埋在地裡的土豆和紅薯,土豆和紅薯的藤蔓交錯,只是土豆還得再等半個月才能成熟。

  皇帝參與或主持的與收成相關的禮儀活動,通常被稱為“籍田禮”或“親耕禮”。

  這是華夏的一種重要禮儀,旨在體現皇帝對農業生產的重視,並通過親耕示範來鼓勵百姓勤於農事。

  只是這一次有些不同,而今的朱祐樘只是單純渴望一場豐收,從而成功將這種高產的農作物引入華夏。

  “陛下,請!”工部左侍郎劉柊禹上前,將一個木製的鋤子交給朱祐樘。

  朱祐樘走上前去,在踏進這一畝三分地的時候,便已經感受到泥土的鬆軟,別說不需要鐵製的鏟子,恐怕自己用手都能輕鬆地拔起來。

  出於穩妥起見,他的眼睛觀察這十幾株紅薯的情況,卻是不挑長得茂盛的,而是觀察哪株泥土隆起的土包厲害。

  “這……能行嗎?”

  “那株苗的葉子都掉光了!”

  “要不……咱們勸陛下換一株?”

  ……

  在看到朱祐樘拿著木製的鏟子站在一株掉光葉子的紅薯苗前的時候,一直盯著皇帝一舉一動的工部尚書賈俊等人坐不住了,甚至有人想要勸諫。

  朱祐樘不等他們有所行動,便已經雷厲風行地開挖,在那根紅薯根部周圍鬆土,而後便用力將那株紅薯的根部拎起。

  只見被拎起的紅薯根部帶起一片泥土,而根部紅著七八個或大或小的紅薯,臉上不由得露出心驚喜的神色:“這一株紅薯還不錯,比朕預期的情況還要高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