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百五十四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


                 京城的天空陰沉沉的,第一場春雨似乎隨時降臨。

  國債的認購風潮隨著告罄而結束,只是大家的生活還得繼續,特別大明的海上貿易已經進入正軌。

  中南半島、南洋諸島、朝鮮和日本等地對大明棉布的需求有增無減,甚至大明的海商已經將棉布銷往了馬六甲之外,開啟了屬於華夏的大航海時代。

  由於大明棉布已經銷往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家或大部落,致使京城的棉布產量仍舊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所以大家只能投入緊張的生產狀態中。

  雖然大明現在跟海西女真的阿勒楚喀部鬧翻,但其他海西女真部落跟大明還是維持棉布貿易,至於蒙古則一直是北面最大的客戶。

  元旦大朝會的那場風波過後,大明跟北元的關係竟然變得更加的密切,卻不知是出於何種原因,大明朝廷再次慷慨地向北元贈送足足三千匹棉布。

  由於是上層的決定,而且該給棉農、女織工和染坊的銀子一文都不少,所以京城的百姓已經投入緊張的生產中。

  “粵式糕點,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河間驢肉火燒,當年大宗皇帝親嘗之物!”

  “新鮮出爐的廣西桂林米粉,此粉只應天上有!”

  ……

  由於紡織業的拉動作用,現在京城可謂是百業齊鳴,特別餐飲業十分的火爆,各種地方小吃是層出不窮。

  在不知不覺間,紡織業竟然帶動了整個京城的消費市場,亦是讓到越來越多的百姓得到了新的生計。

  京城終究是一個名利場,在有心人的運營之下,京城的輿論如期指向了“不取一文”的何喬新。

  “大家莫不是都忘記何尚書還被關在獄中吧?”

  “何尚書蒙冤下獄,我等熱血男兒自當奮力營救!”

  “為官三十六載,從不取一文,此乃大明第一清官也!”

  “咱們當修萬民書,一起向皇帝請願,要求都察院釋放何尚書!”

  ……

  原本被大家不管不顧的何時新再度被人提起,在經過一番輿論引導後,當即便出現有心之人倡議萬民書。

  古往今來,民眾的輿論一直被文人集團所掌控。

  只要能夠讓他們過得舒服的朝代,那麼便是“盛世”和“中興”。若是他們的日子不太好過,那便是他們遇上暴君,所以真正想做事的帝王往往遭到抹黑。

  萬民書不過是文人們的小把戲,在一番忽悠的說辭之後,由於是他們執筆而書,所以百姓往往只提供一個指印。

  現在面對高高在上的暴君,他們採用的是“農民吃國王”的模式,所以他們又祭出了這個屢試不爽的大殺器。

  僅僅兩日後,為刑部尚書何喬新求情的科道言官連同萬民書一起遞送上去,卻是想要通過萬民書向皇帝施予壓力。

  “呵呵……你回去收拾好東西,等我出獄便返鄉,這京城亦是呆膩了!”何喬新在得知外界的動靜後,便對傳遞消息的兒子道。

  何圖看到自己老爹如此樂觀,知道結果恐怕是八九不離十。雖然對自己的蔭官有點惋惜,但想到在家鄉做土皇帝的日子,很爽快地回家準備離京。

  西苑,養心殿。

  朱祐樘面對呈送上來的萬民書,僅是打了一個哈欠。

  他現在擁有自己的情報網,自然知道這份萬民書的來歷,當即將這位呈上萬民書的刑科給事中胡琮的名字直接圈出來。

  卻不知此人收了多少好處,當即交給吏部處理。雖然自己對科道同樣反覆清洗,但科道言官仍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人的走狗,甘願充當喉舌。

  朱祐樘不想深究胡琮又是誰的門徒,隨手將這一份萬民書丟到了一邊,然後繼續著手現在的工作。

  在打開一份奏疏準備批閱的時候,看到劉吉票擬的字跡跟萬安的字跡差別太大,不由得想起那位老首輔。

  帝國的興衰離不開人才,而帝王的興盛更是需要諸葛亮等大才。

  雖然張遂、徐鴻、劉忠、陳坤、宋澄、李裕和王越都是傑出的官員,但這幫人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現在都不是理想的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