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百四十九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

  白鹿壩是眼前治河的關鍵一環,由於遲遲沒有方案到自己的案頭上,便決定親自走一遭,卻不想看到這幫人在這裡磨洋工。

  其他幾個工部官員已經猜到賈俊的來意,卻是默默扭頭望向龔濤。

  龔濤心裡頓時一陣暗爽,卻是連眼皮都不抬道:“春節期間可沒有返回工部做事一說,那個方案牽扯如此之廣,至少還得再等三日!”

  “好,老夫便再給伱三日,咱們走著瞧!”賈俊感覺自己的肺都要氣炸了,摞下一句狠話便轉身離開。

  雖然他自知舉人出身的緣故,底下的一些官員都不服自己,但終究大家都是各司其職,倒亦從來沒有出現急眼的情況。

  只是現在治河工程如此緊張,結果龔濤不僅在這裡談論風花雪月,而且對自己所交代的事情一拖再拖,現在已經觸碰到了自己的底線。

  其實這幫人私下如何詆譭自己無所謂,但治河工程關係成百上千萬百姓的生計,這些人如此拖沓便通通該下地獄。

  “完了,賈舉人到吏部了!”

  “早料到他這一手,無妨!”

  “怕他做甚,吏部還能因此一點便革職官員不成?”

  “即便是今年的京察,年老、不為和不廉,老子犯了哪一條?”

  ……

  在賈俊離開不久,有吏員便匆匆返回,將賈俊的行蹤進行彙報,只是龔濤等幾個官員顯得有恃無恐。

  雖然龔濤幾個現在是刺頭,但自身還是有幾分真本事,業務能力比絕大多數的官員都要更加出眾。

  他們現在不僅正值壯年,而且一些不該拿的從來不拿,致使他們現在的底氣十足。

  儘管明知道賈俊突然前往吏部,定然是跟剛剛的那場矛盾和衝突有關,但瞭解官場遊戲規則的他們壓根不慌。

  工部尚書和吏部衙門雖然只隔著一條過道,但由於兩個衙門都是坐東朝西,所以要繞過一條巷道才能到達位於前面吏部衙門的門口。

  吏部衙門,簽押房。

  賈俊跟李裕的關係還算不錯,在來到吏部衙門裡面便聞到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怪味,看到李裕的臉竟然是黑的。

  “剛剛值房走水,一些重要的資料都燒了,這場京察又得重新開始了!”李裕整個人透著幾分疲態,顯得十分沮喪地道。

  雖然京察是吏部尚書最風光的時刻,掌握著京城正四品以下官員的命運,但其實是最為忙碌的節點。

  哪怕你要針對一個人,那亦得將理由列出來,更是要知道對方履歷上有哪些汙點和光彩點,而不能因看對方不順眼便罷官。

  只是剛剛不小心的一場火,不僅那些整理妥當的京官資料付之一炬,而且自己堂堂的吏部尚書差點葬身火海。

  賈俊知道出現這個意外事件後,李裕接下來有得忙了,到嘴邊的話便嚥了回去:“既然如此,那您先忙吧!”

  “好吧!”李裕現在亦是顧不得賈俊找自己是什麼事,現在自己的工作出了重大失誤,卻是隻能爭分奪秒開展工作了。

  不僅是工部衙門和吏部衙門,其他四個衙門或多或少都出現一點狀況,以致有人形容:衙門重新開了門,但似乎又沒有開。

  在京城中,有關何喬新的輿論並沒有停止,甚至呈現越演越烈的趨勢。

  都察院的拳頭起了作用,原本這幫書生就不佔理,現在被打亦是無處鳴冤,致使鬧事的書生收斂了起來。

  “誰膽敢到都察院門口鬧事,通通記大過!”國子監祭酒新進伯王華一向以溫和示人,但這一次直接嚴厲地發出了警告。

  他雖然崇尚儒道,但亦不是一個不分是非黑白的人。而今何喬新拿了足足價值十萬兩的實物,更是收了價值千金的人參為廣東商會會長黃裕打開方便之門,又有什麼冤枉可言呢?

  而今的皇帝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明君,大家更要同心協力開創盛世,而不是在這裡想方設法扯帝國的後腿。

  雖然自己兒子因前往呂宋巡察金礦時遇險,但他的心裡從來都沒有怨恨過皇帝,帝國本就該努力打開新局面。

  至於自己兒子不過是一個意外,亦或者確實如武靖侯所猜測的那般,很可能是被捲入了另一場陰謀中。

  正是如此,他或許約束不了其他人,但自己國子監的學生便有如此不辨是非的,並不介意將人逐出國子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