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

  現在的問題很簡單,那就是大明必須增加他們阿勒楚喀部落的賞賜,不然他們阿勒楚喀部落便不再搭理大明,仍舊繼續搶掠大明邊民的財物。

  好聚好散?

  在場的文武百官聽到這位女真人的通牒,頓時面面相覷起來。

  誰都沒有想到,這個小小女真部落頭領如此的無視大明,竟然敢在這裡公然要挾。

  雖然很多文官心裡都清楚,不管是這些內附的部落還是西南的土司,很多程度是看上大明的賞賜,還有就是能夠換取大明不動刀兵。

  只是現在阿勒楚喀衛同知庫勒擦的這番言行,將一直通過金錢來維護天朝上國的謊言戳破,致使包括文官集團在內的人員都是臉上無光。

  給吧,大明朝廷真的連臉都不要了。

  不給吧,阿勒楚喀部落是真不承認自己歸屬大明王朝。

  其實從內心深處選擇的話,文官陣營有不少跪黨。

  他們是可以忍受阿勒楚喀部的要挾,畢竟“共享太平之福”是最符合他們利益的政治理念,但可惜現在做主的不再是文官集團,而是眼前這位暴君弘治。

  “除了阿勒楚喀衛,伱們還有誰是這個心思的,不增加賞賜便脫離大明?”朱祐樘直接無視庫勒擦,而是扭頭望向那邊使團、土司和部落衛所的人員進行詢問。書包閣

  原本他對“共享太平之福”的政治遊戲嗤之以鼻,畢竟這種政治生態維護士太夫階層的利益,卻是由底層百姓來負重前行。

  朱祐樘並不打算做士太夫階層的代言人,亦不會做一個窩囊的皇帝,而是成為真正的華夏領軍人。

  現在這幫人竟然貪得無厭,公然向大明索要更多的民脂民膏,那麼他不介意通過另一種方式來解決這一種矛盾。

  其實他能夠明白這幫人的心思,畢竟再如何豐厚的賞賜,亦不可能比得上他們通過邊境搶掠的收穫。

  除非他們對自己的軍隊沒有了信心,亦或者他們已經將邊境搶得七七八八,才會轉而跟大明談和。

  只是很可惜,自己所理解的和平從來都不是通過厚賜換取來的,而是英明領袖的“槍桿子出強權”。

  朱祐樘自登基之後,便制定了強國強軍的戰略,而今這些女真部落不安分,那麼唯有將他們打到服服帖帖為止。

  咦?

  一直在看戲的北順使者脫火赤感受到朱祐樘的強勢態度,卻是不由得詫異地審視這位年輕的大明皇帝。

  朵顏三衛的代表面面相覷,卻是知道現在的遼東軍今非昔比,便是輕輕地搖了搖頭。

  海西女真今日來到七位代表,烏拉衛同知陪笑地道:“陛下,我們烏拉衛並沒有這個心思,但確實希望朝廷的賞賜能再添加一點!”

  咦?

  武靖侯趙承慶扭頭望向烏拉同知,隱隱間意識到烏拉部落或許才是此次風波的幕後主使。

  戶部尚書李嗣聽到這個請求,臉色當即一沉。

  他亦是意識到這幫江西女真部落確實貪得無厭,阿勒楚喀衛同知庫勒擦可能只是投石問路,而他們都是有此心思。

  “先賢有云: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你們各衛從不向朝廷納稅,竟還嫌朝廷的賞賜不足,甚至公然要挾朝廷增加賞賜,當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自今日起,各衛賞賜一律減半,想要反出大明者,悉隨尊便。只是大明天威不容褻瀆,凡敢冒犯大明者,雖遠必誅!”朱祐樘面對這幫人的壓力,亦是強硬回擊道。

  特別是“犯大明者,雖遠必誅”,語氣十分的果決。

  跟文官集團主持的朝廷害怕戰爭不同,他朱祐樘的字典裡沒有妥協,更是不可能向自己實力低的勢力低頭。

  其實大明朝廷現在的財政支出並不科學,一方面在遼東養兵十幾萬穩固邊防,另一方面又不吝重賞塞外的各個部落。

  且不說壓根不需要害怕遼東的戰事,其實可以通過遼東洗劫女真部落來完成補給,從而減少朝廷的財政開支。

  啊?減半?

  朵顏三衛的代表聞言,頓時紛紛傻眼了。

  他們只是站在這裡吃瓜看戲,卻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瓜吃到了自己身上,大明朝廷竟然直接將他們的賞賜減掉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