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四十一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

  “劉禹錫十九歲遊學洛陽、長安,在士林中獲得很高聲譽,於貞元九年中進士得以進入仕途,貞元二十一年出任屯田員外郎,成為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然而永貞革新失敗,劉禹錫等八人被貶遠州司馬。十年後,劉禹錫奉召回京,只是受到武元衡等人的仇視,第一首詩正是此時之作,而詩句‘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因桃花有諂媚取寵的小人之意,故而認為劉易錫在暗諷現在新上位的朝臣都是諂媚取寵的小人,故而又被貶至地方!”謝遷侃侃而談地道。bookAbc.Cc

  朱祐樘的嘴巴微微張開,還真是無處不是學問,這個解讀也……太厲害了吧?

  張升嚥了嚥唾沫,卻是好奇地詢問道:“第二首詩已無桃花,又怎麼跟不敬扯上關係呢?”

  “劉禹錫被貶十四年後歸來長安,那時已是唐文宗大和二年三月,他重遊玄都觀寫下第二首《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皇上,若將玄都觀比作朝堂,皇上以為百畝庭中半是苔,此詩可敬?”謝遷的目光落到朱祐樘身上,顯得苦澀地詢問道。

  朱祐樘的嘴角微微抽搐,亦是不得不苦笑道:“若是如此解讀的話,劉禹錫確實是大大的不敬!”

  “王越的罪首有兩首,分別是《過紅石山》:冬來正氣正嚴凝,紅石山高策馬登;風向眼中吹出淚,霜沾須上凍成冰。平胡豈止如擒虎,用將何須似養鷹;記得去年經此地,鐵衣流汗苦炎蒸。《次韻答馬大理天祿》:幾經破虜戰場中,回首微勞總是空。樂水我常慚智者,移山誰不笑愚公。閒來愛飲三分酒,老去羞談兩石弓。虛負聖恩無以報,葛衣何敢怨悽風。第一首的不妥之處是‘用將何須似養鷹’,這是對先帝的不敬;第二首則是更加直白,怨念更是直白!”謝遷言歸正轉道。

  張升不由得黯然一嘆,劉禹錫的兩首遊園詩都能被當時的朝廷貶謫,王越被定罪似乎亦算是不冤。

  “皇上,據臣所知,當年王越被定罪,真正的原因並非此兩首詩!”謝遷心裡已經有了決斷,當即便透露道。

  朱祐樘不由得一愣,當即便困惑地道:“不知是哪一首?”

  “真正激怒先帝的的詩是《驪山懷古》:寂寂驪山鎖夕輝,我來不覺淚沾衣。幽王烽火娛褒姒,唐帝溫泉浴貴妃。芳草有恨空自老,落花無語為誰飛。春來繡嶺多啼鳥,似對行人說是非。”謝遷道。

  張升聽到這首詩,顯得若有所悟地道:“此詩引用了周幽王和褒姒、唐玄宗跟楊貴妃,所以這是暗喻成化帝和萬貴妃,可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