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 作品

第五百三十二章:朱元璋最後考校藍玉

雖然不缺讀書的人才。

但一個現實問題也不容迴避。

那就是,大明在此之前,從未有專門的數學、測量、地質等學科。

而這些知識,卻又是,建設鐵路必需的,必備的技能。

這就導致,朝廷網絡的人才,要重頭學。

過去五年,有三年時間學習這些基礎東西。

最近兩年,才開始跟著燕華援建的工程團隊學習。

就實際能力而言,還不足以,單獨領導指揮一個建設團隊。

“你心中有數就好。”朱元璋較為滿意點點頭,接著,語氣有些嚴厲道:“但你事事都只是清楚,就是沒有想著去解決。”

“鐵路建設被掣肘,你難道不清楚原因?”

“咱活著,你們兄弟間,即便磕磕絆絆,大十字鐵路計劃還能繼續下去,可如果咱死了,一旦你們之間,發生一點磕磕絆絆,這條鐵路還能建設下去?”

到時候,不但耽誤了,大十字鐵路佈局。

更會失去這個言傳身教的先生!

朱標如聞洪鐘大呂,短暫愣怔後,誠懇認錯,“父皇,兒臣錯了。”

過去幾年。

地方保守派,對鐵路建設進行掣肘。

他不是不清楚。

之所以沒有插手。

是因他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他很清楚,老四對大十字鐵路的重視。

可以藉著這種內部掣肘。

幫助朝廷,在後續援建工廠的實際操作中,爭取更多利益。

畢竟,當初簽署的合作協議,擬定的條款之外,還有很多利益可以爭取。

就比如。

一邊掣肘燕華鋼鐵,在各地碼頭卸貨後,運往鐵路沿線的速度。

指責燕華鋼鐵供應速度太慢。

要求燕華,追加援建一座一萬噸鍊鋼轉爐。

……

這些利益,這五年,爭取了很多。

如今看來,是時候,約束地方保守派,消除掣肘了。

……

朱元璋沒有再說什麼。

看了眼朱標。

在群臣山呼萬歲的恭送聲中,登上火車。

……

嗚嗚嗚……

悠長汽笛聲中。

車頭附近的月臺,瞬間籠罩在白色蒸汽中。

有節奏的‘嗒嗒’聲由慢變快。

掛著十五節車廂的機車車頭,以極快的速度,衝出金陵車站。

向著北方而去。

……

火車越過河流、穿過隧道,行駛在狂野農田邊緣。

一路走走停停。

耗時一個月。

在一個傍晚。

朱元璋、馬秀英帶著諸皇子、皇女、皇孫抵達張北城。

張北車站。

練子寧、藍玉、張玉在朱元璋要求下,與朱元璋同乘一輛馬車。

“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

“歡迎陛下來張北!”

……

馬車剛剛駛出車站,朱元璋就被歡呼的浪潮驚呆。

道路兩側,一名名將士,胳膊勾著胳膊,築城的人牆後面,潮海般人群,在馬車駛過前,歡呼萬歲同時,下跪行禮。

朱元璋怔怔看著這些百姓。

很多的穿著風格,和老四燕京一模一樣。

大約有六七成。

甚至有兩三成百姓,竟然剪了短髮!

百姓身後是整潔的建築、相隔十幾米,就有一根沼氣燈柱。

許久。

朱元璋才回神,看著藍玉三人,滿意笑道:“你們把示範區建設的不錯,咱能聽得出來,百姓對咱的歡迎是真誠的,不過,你們不該組織百姓來歡迎咱。”

藍玉三人相視一笑。

藍玉解釋:“陛下,這可不是臣等組織,是百姓聽聞陛下抵達,自發的行為。”

聞言,朱元璋無疑更加高興了。

什麼是民心所向,這就是!

“示範區內,服飾髮飾效仿燕華的百姓比例不小啊。”

聞言,藍玉三人不由有些緊張。

服飾還好說。

可髮飾。

剪髮在大明,真的是個大忌諱,他們也不知,陛下對此是什麼態度。

練子寧抿了抿唇,謹慎解釋道:“陛下,燕華的工程隊抵達示範區後,一些原蒙古百姓,就開始效仿燕華的髮飾,關於髮飾方面,以往,朝廷也沒有明確改變蒙古百姓原有的傳統,現在蒙古百姓效仿,我們為了穩定,為了團結,也沒有阻止。”

要說,現在大明境內。

哪裡最像燕華。

其實,已經不是福建。

反而是後來居上的蒙漢示範區。

示範區獨特蒙漢文化融合。

造就了,示範區在接受燕華新文化、新風尚方面,阻力很小。

他們有信心,只要朝廷不阻攔。

用不了多久。

示範區一定是最先追趕上燕華的大明行省!

朱元璋含笑擺手。

安撫練子寧幾句,要求練子寧大膽學習燕華後。

看向藍玉,“藍玉,你明白,咱調整京營的目的嗎?你這邊,接受京營軍數量最多,你要是不明白咱的目的,可辦不好事情。”

……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明天,老朱就要下線了,有些不捨,這本書,也就很快到了結尾部分了。

後面還有兩個小高潮,一個大高潮。

然後完結,剩下的,會在番外補充寫一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