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17. 竇夫人嘮嘮叨叨 二更合一,9w營養液……





竇夫人真是拿這兩個孩子毫無辦法。




她當時氣得不行。但冷靜下來之後,她又認可了兩個孩子對皇帝“賣藝”討歡心的做法。




竇夫人雖然自尊心很強,但她很理智,知道對皇帝有自尊心,大概就會被皇帝厭惡。




兩個孩子正是不需要在乎臉面的時候,何況皇帝還是他們表叔,晚輩討長輩開心是“孝”,傳出去都是美名。




但弓箭遊戲還是太危險了。




“娘給你們做個頭盔和皮甲,以後你們想玩,穿好防護後再玩。”竇夫人讓兩個孩子伸出手掌,在他們手心各打了五下當做懲罰後,道,“善於泅水的人最容易溺水。就算對自己再自信,也要做好受傷的準備,明白嗎?”




李世民和李玄霸本來都做好了以後不再玩弓箭遊戲的打算,聽母親允許他們繼續玩,都很驚訝。




李世民撲到竇夫人懷裡撒嬌道:“娘娘,我和阿玄可以繼續玩嗎?”




竇夫人嘆氣道:“你和郎都心高氣傲,將來肯定是想自己闖出一番事業。一郎你肯定會上戰場,郎雖然不需要上戰場,也要有些自保的本事。你們兄弟一人從小互相學習射箭和躲避箭矢,總比等上了戰場時再學習強。”




她摸了摸兩個孩子的腦袋,道:“想來你們師傅允許你們玩這個遊戲,也是如此想。”




或許丈夫也早就知道了,只是覺得習武的事,沒必要告訴自己。




李世民蹭了蹭母親的臉頰:“娘娘放心,我非常非常厲害,將來一定能再得個爵位,把娘娘和阿玄都接去我的府邸享福。”




竇夫人失笑:“你把郎接走就行了。”




“不要嘛不要嘛,我要娘娘,阿玄也要娘娘。”李世民不依不饒,“阿玄,你也快說說。”




李玄霸點頭:“哥說得對。”




他還沒從母親居然會為他們想得這麼遠中回過神。而且母親也判斷這短暫的“盛世”會結束?




這時的人都還不相信,會再有一個如漢朝一樣的超越百年以上的大一統王朝出現呢。




“好了,不是說餓了?還吃不吃飯了?”竇夫人笑道,“吃完飯,娘和你們說說該如何與皇后相處。”




唉,不知道要怎麼和兩個才六歲的孩子說,皇后想和他們聯姻的事。




吃飽喝足後,李世民和李玄霸躺在竇夫人的腿上,聽竇夫人輕言細語叮囑他們伴駕時需要注意的事。




竇夫人主要細數了皇帝身邊哪些人比較正直,哪些人與丈夫交好,可以庇佑兩個孩子。




李玄霸閉上眼,將母親所提到的名字與自己的記憶一一對應。




此次隋煬帝一遊江都,伴駕者大多都是宗室。他在滕王楊綸和衛王楊集兩個名字下面打了著重號。




隋煬帝繼位後,大概是因為弒父的謠言,對宗室都很不信任,恨不得自滅滿門。滕王楊綸和衛王楊集最先遭殃,應該是在一遊江都的時候就會事發。




他和一哥得繞著這兩個宗室走。




聽著聽著,李玄霸又睡著了。




李世民小聲道:“弟弟居然還打呼嚕。”




竇夫人道:“郎肯定是十分累了。一郎,在龍舟上時,你要壓一壓你的性子,好好照顧弟弟。”




李世民道:“娘放心。”




竇夫人道:“皇帝身邊有最好的醫師和最好的藥材。你們既然已經得到了他的喜愛,就不要客氣,盡力去尋名醫好藥,每日都去給你弟弟檢查一次身體。”




李世民道:“我記住了。嘿嘿,錯過這次機會,即使是我們唐國公府也不好每日請御醫來為阿玄診治。”




竇夫人臉上也浮現些許淺笑。或許這是兩個孩子伴駕時,唯一能讓她心裡感到安穩的事。




“我和皇后說了你也體弱,你也要裝一裝。”竇夫人道,“若皇后不管不顧,非要詢問你們親事,你們只管推說年幼不懂,全仗父母決定。”




李世民道:“本來就該如此。”




竇夫人道:“若皇后在你們面前說滎陽鄭氏不好,你們可千萬不能附和。”




李世民點頭:“都記住了。”




竇夫人仍舊放心不下,又絮絮叨叨了一遍。




李世民雖然也困了,但也堅持聽完,不斷保證自己聽進去了。




直到他實在撐不住,開始不斷打哈欠,竇夫人才戀戀不捨地把孩子抱到床上。




竇夫人起身離開,為兩個孩子準備行李,選好護身的忠僕。




第一日,楊廣沒有派人來催。竇夫人和兩個孩子用完早膳後,才把李世民和李玄霸送入行宮中。




李世民和李玄霸一見到楊廣就喊“表叔”,看得竇夫人眼角直抽筋。




特別是李玄霸那幾乎和李世民一個模子印出來的撒嬌表情,看得竇夫人腳指頭都扣緊了。




沒想到自家郎還有這本事。看來自己能再放心一些了。




竇夫人將兩個孩子送進行宮後,立刻乘船回到滎陽,將此事告訴李淵。




她提防皇帝,甚至不敢提前派人去告訴李淵此事,擔心皇帝會誤解她對兩個孩子伴駕的事不滿意。




竇夫人道:“一郎和郎說,陛下說郎君你吝嗇,每每獲得好馬都不肯送他。”




李淵失笑:“表弟坐擁天下,還惦記著我的好馬?”




竇夫人已經知道不可能讓李淵警惕皇帝,換了個方向道:“陛下讓兩個孩子叫他表叔,看來是把我們家當親戚處。親戚就要有來有回,怎麼能因為親戚富有就少了禮數?”




李淵沉思了一會兒,仍舊搖頭:“陛下就是陛下,怎能將其當作普通親戚?我若是向陛下進獻珍寶,恐會被人說是諂媚賄賂,有損名聲。”




竇夫人在心裡嘆了口氣。




丈夫重名聲是好事,但太重虛名就是負擔了。




這一點,大郎也學了丈夫。




她想到一郎郎賣力討好皇帝的模樣。丈夫和大郎,還不如一郎郎兩個孩子通透啊。




“但現在一郎和郎在陛下身邊,郎君或許還是應該送些禮物給陛下。若郎君什麼多不做,陛下恐會認為郎君不在乎一郎郎。”竇夫人又退了一步。




這次李淵被說服了:“這倒是,我得送些禮物,請求陛下多多照顧一郎和郎。唉,一郎郎才六歲,你怎麼能讓陛下把一郎郎留在身邊,甚至還要南下?若是一郎郎水土不服怎麼辦?”




竇夫人低頭道:“是我的錯,不該把一郎和郎養得太討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