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人間有個書鋪 作品

第179章 道無大小之分,小先生莫要框我!

  行啊。

  只是後果,你承受的起嘛?

  吧唧。吧唧。吧唧。

  其餘人皆在沉默,皆在思考,唯獨苟且、小狐狸、顧墨,吃的吧唧作響,滿嘴流油。

  “太者,大中之大也。”

  號蒼角思索了好一會,方才重新回答顧墨的這個問題。

  “太從大加一點,乃人最開張之形為大之範式,大下加點為太之範式。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故大象人形,徒蓋切。”

  當最後三字:徒蓋切,自號蒼角口中吐出之時。

  整個書鋪,都不由微微晃動了起來。

  轟隆隆~~~

  眾人驚訝,只見號蒼角身後,有異象湧動。

  霞光無盡,仙氣無窮。

  一座浩然仙國,巍峨聳立,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如同一朵巨大的仙蓮盛開,散發著令人心醉神迷的芳香。

  它氣勢宏偉,偉力無窮。

  神通異象:太平仙國。

  顧墨微微凝眸,他看著其身後的:太平仙國,神情難得認真了起來。

  徒蓋切,乃古音也。

  也叫:大。

  古時,未有大字,徒蓋切便為大的本意。

  《新字典》:大,徒蓋切,泰韻,又唐佐切,音馱,箇韻。

  《玉篇·大部》:“大,徒蓋切。”

  至於:太。

  此字乃大,衍生而來。

  古人,覺得有些東西,光用大字不足以形容其全部。

  於是,就有了太。

  太者,大中之大也。

  例如:

  太夫人、太尊、太子、太醫、太老師、太老伯、太老爺、太母、太后、太翁,是不是大中之大?

  不僅僅如此。

  還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先天五太。

  太,即極致。

  “繼續。”顧墨淡淡的說道。

  這番回答,方才像點那麼回事。

  “太者,大也。乃言其積大行如天。凡事大也,無復大於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無復奸私也。平者,比若地居下,主執平也,地之執平也。”

  “天氣悅下,地氣悅上,兩氣相通,而為中和之氣,相受共養萬物,無復有害,故說太平。”

  號蒼角口誦真經,其每吐一個字,都有一朵金蓮,綻放在其身旁。

  神通異象:太平仙國。(虛影)

  隨著其言誦,那光芒越來越璀璨,越來越真實,好像時刻都能降臨此一般。

  顧墨聞言,淡淡一笑,手高舉起一杯“千杖酒”痛快飲下。

  號蒼角所述之“太平”釋義。

  出自:《太平經》,也叫《太平要術·卷一》。

  大概意思就是,以道闡述“太平”之意。

  可說的,還不夠具體。

  “《太平經》雲:元氣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為天也;分而生陰而成地,名為二也;因為上天下地,陰陽相合施生人,名為三也。”

  “元氣行道,以生萬物,天地大小,無不由道而生者也。”

  顧墨放下酒杯,搖頭晃腦的補充道。

  其一字一語,也同樣虛空綻金蓮,天地放異彩。

  唯一不同的。

  則是未有神通異象凝聚而成。

  不過,其言一出。

  卻是讓號蒼角身後的“太平仙國”虛影,不斷的震顫。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小先生必定也悟得《太平經》。”

  號蒼角心中激動不已,那雙蒼金色的眼眸,看著顧墨的神情,就猶如看到同道,興奮中帶著無比的歡喜。

  眾人聽著二人,各自闡述“太平道”。

  那經文入耳,只覺一陣神清目明,更有甚者,如張天梁、張天寶,只覺一陣醍醐灌頂。

  大兄:號蒼角,所傳授的《太平經》部分經義,於此刻融匯貫通。

  ???

  你們說的是啥?完全聽不懂耶。

  小狐狸、苟且,嘎嘎乾飯,那吃的叫一個香。

  成巧兒左看看右望望,最終還是忍受不了佳餚的誘惑,顫顫巍巍的拿起了一雙筷子,夾起了一塊大虯肉,放入口中。

  嘶溜~~~真好吃。

  “《太平經》為何典籍?”劉文印一臉旺盛的求知慾。

  儒家子弟,無不好讀書。

  這等未曾讀過之書,最是引人嚮往。

  “應當是道家典籍。”

  “二人所闡述,乃是天、地、人,三氣合而生太平。即,道產生萬物,萬物一體,統一於道。所以萬物是平等的,沒有等級,也沒有貴賤的差異,即:太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