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朕真的在修仙 作品

第200章 格物致知

  “哎?弓箭射出不是直線嗎?”有人忍不住驚呼。

  剛剛幾人射箭的時候他們看得格外清楚,分明弓箭離弦是成直線!

  王陽明搖搖頭,沉聲道:“諸位眼中所見未必為真”他揚了揚手中白板,“這正是我眼中所見”

  楚言笑哈哈地接過話茬,“箭出之時,如靈蛇出洞,左右搖擺”

  他用碳筆在白板上畫出了上下交疊的彎曲弓箭,並且著重圈出了兩個交點。

  他讓一旁的衛士舉著白板,自己則張弓搭箭。

  “拉弓時箭沒有彎曲,但我鬆開弦的時候”他頓了頓,眾人的目光隨之看來。

  手指的摩擦,讓箭先談到了左邊指的箭頭向右轉道,接著弦回到了原位,箭頭向左扭曲。

  他小心地向眾人演示了這一過程,並且解釋道:“正確的射箭姿勢就是利用了這種震動,讓箭扭開了弓!”

  “譁——”

  碳筆與白紙摩擦的聲音。

  “只要讓設計的目標與這兩個節點處在同一條線上,就能完美地擊中目標,這就是瞄準器的原理”

  朱厚熜帶頭鼓掌,讚歎道:“觀察入微才得真知灼見,向天地所求亦能格物致知!”

  王陽明和楊廷和聞聽此言,皆不由眼神一動。

  王陽明陷入沉思,喃喃自語:“格物致知,向外而求?”

  幼年時的經歷,讓他放棄了向外推求“知識”,而是向內追求本心的良知。

  這一內一外的區別,你是心學和理學一個關鍵的對立點。

  朱熹認為格物致知,就是要不斷向外推求客觀存在的真理。

  兩人的觀點都有各自合理的空間和範圍,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一些東西。

  如今楚言的格物,恰如一道驚雷炸響在王陽明的心湖。

  如此格物,方為真格物?

  他當初格竹是想通過竹去窺探人生,窺探整個國家,但沒有去想到竹子背後所存在的天地自然。

  他看了看手中的弓箭,長聲一嘆:“格物致知,窮天地之理!”

  楊廷和目光閃爍,也一下子想到了關鍵之處。

  他找到理學再次強大的鑰匙了!

  楊廷和看向楚言眼神變得無比熱情,這哪裡是什麼初出茅廬的愣頭青,分明就是未來理學崛起的希望!

  儒者,兼容幷包。

  楊廷和絕非固守傳統的腐儒,也不是隻會打壓異己的衛道者。

  身為大明首輔一個在官場沉浸四五十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