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朕真的在修仙 作品

第101章 禮樂

  朱厚熜龍袍一揮,“融!”

  金口玉言,萬法相隨,天地相應!

  各種材料開始緩緩變成流動的狀態,此刻側殿內光影變換,在明暗的交替之間材料的蛻變已經悄然完成。

  “咚!”

  一聲厚重悠長的聲音,逐漸向遠處傳去。

  麥福身子緊繃,但下一秒意識到,這聲音是從自己的後方傳來,戒備的心也就放下了。

  沒錯,朱厚熜在鑄鐘。

  鑄度量之鐘!

  華夏統一度量衡的進程,放在全世界來看,都充滿著一種純粹和高雅!

  中國人最早統一的度量—音律!

  以音律,來規定體積,長度,質量和曆法,這是何等的浪漫,是何等的智慧。雲九小說

  要統一度量衡,首先要確定一個基準單位。

  在如今,我們所選用的是長度單位米。

  再通過長度來推算面積,體積,質量,時間等單位。

  1857年,也是在法國,世界二十多個國家共同規定,你是南極到北極穿過巴黎經線的2000萬分之一。

  不同於統治者相關的計量,這是屬於自然地計量,客觀穩定地計量。

  朱厚熜一臉欣然地看著眼前一字排開的黃鐘,情不自禁將手向前探去,摸了摸那凹凸的鐘面。

  《漢書》記載“本起於黃鐘之鐘”

  黃鐘就是定音的工具

  所謂黃鐘就是大且勻稱的竹管,古人在其中裝滿一種叫秬黍的穀粒,而能夠裝滿1200穀粒的空間,就被叫做一合。

  一合等於一升,十升等於一鬥,十鬥等於一斛。

  而1200顆秬黍,的重量被定為12銖,一兩就是24銖。

  “兩”,可以被理解成十二律的2倍。

  “一兩二十四銖,一年二十四節氣。”他輕聲讚歎道。

  朱厚熜懸浮著的五色流沙,這東西將充當穀粒的作用,裝滿黃鐘的重量就是一兩!

  由於天然生長的竹子空間大小不一,穀粒的質量也不一,計量上就會存在誤差。

  接下來大明發展的道路,卻需要精確更精確地度量。

  眼下確定一個足夠準確的標準,勢在必行!

  他抓了一把五色沙,感受沙土從指縫流過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