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居易 作品

125 帥氣的美人,有誰會不喜歡呢?


                 歐陽莫菲一走,胡強就深深的嘆了口氣。

  他知道,歐陽莫菲是為了自己跟胡桃好,也知道歐陽莫菲對自己有點意思,他都知道。

  可是,他承受不起。

  原因嘛,太多太複雜,不想分析了,心累。

  另外,他也確實覺得歐陽莫菲的做法很有問題,太過較真,太不肯妥協。

  說真的,之前歐陽莫菲當面懟那個小胖墩的家長的時候,胡強還覺得挺爽。

  可事後被那陳老師一說一分析,才知道歐陽莫菲的做法非常有問題。

  是,人家孩子再不佔理,可受傷嚴重啊。

  這是國內,在這裡你就要講這裡的規矩。

  甭管誰佔理更多,把人打傷就不對。

  也就胡桃是小孩子,如果是個成年人,這妥妥的防衛過當,甚至故意傷人都有可能。

  而且仔細一想,胡桃那種佔上風後得理不饒人,把人往死裡打的風格,也確實有點恐怖。

  小的時候就這樣,萬一大了還這樣……那可真不敢想象。

  現實不是爽文,不是打了人後就一群人在那歡呼鼓掌六六六,而是要乖乖的進局子坐牢房。

  別說現在了,古代也是一樣,要不然幹嘛寫“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真以為是俠者風範,做好事不留名?還不就是怕惹了事兒被抓麼?

  尤其現在的國內,各種講法治,動手都不成,更別說把人打成那樣了。

  而且就像陳老師說的那樣,歐陽莫菲那種不跟人妥協的做法,真的隱患很多。

  自己又不能天天回家看胡桃,不能天天接送胡桃,萬一人家真的不罷休,要處心積慮的對付自家的孩子,那怎麼辦?

  難道上門去揍對方家長?

  還是真的跟他們打官司?

  又或者,花錢找社會人士反堵他們?

  那樣做,表面看來自己不用受氣了,完全是爽文的套路,可孩子呢?會遭到什麼樣的境遇?

  現實中,自己真的一意孤行,跟人為了點小事兒鬥到底,絕不妥協,那怎麼保證對方不報復自己的孩子?

  胡桃以後還能繼續在學校安心上學麼?

  想了想,胡強突然發現,爽文的套路不能用在現實中,那隻會讓路越走越窄。

  尤其國內這種環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是王道。

  當然,本次打架事件其實是小事兒,大不了胡強去賠禮道歉,再多給點錢,應該不難解決。

  難的是胡桃的態度,以及再遇到類似事情後的處事方法。

  還是要讓胡桃認識到,隨便動手打人是不對的,不管你佔理不佔理。

  君子動口不動手,女子更要如此,要不然早晚會吃大虧。

  歐陽莫菲那種跟誰都頂著來的作風,看著很爽,但隱患很多,不是誰都能學的,尤其不能讓胡桃學。

  可道理胡強都懂,但讓他來說給胡桃聽,胡桃未必肯聽啊。

  而且說實話,胡強覺得吧,歐陽莫菲的做法雖然有隱患,容易遭到對方的打擊報復,但本質上講,又是一種比較正確的人生觀。

  胡桃見義勇為,挺身而出保護同學,這應該屬於一種美德。

  如果這都是錯,都要被教訓,那會嚴重打擊胡桃的三觀,讓她對這個世界提前失望的。

  因此,見義勇為不是錯,這點要明確。

  胡桃唯一的錯,就是方法錯了,選擇了動手不說,而且明明打跑了對方,還揪著人家不放,繼續往死裡打,這是明顯的防衛過當。

  但只要讓她明白防衛過當的問題跟尺度就好了,不能說對方見義勇為是錯的。

  自己當時在會議室的時候,第一時間想的竟然是賠禮道歉,然後息事寧人。

  然而自己卻忘了,自己的那種做法,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所謂言傳身教,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導師。

  如果自己遇到什麼事情都下意識選擇迴避逃避,還能指望孩子多大出息?

  現在想一想,自己當時確實是有點慫啊。

  這一點,真心不如歐陽莫菲帥氣。

  奇怪,自己本來不是這樣的人啊,難道是前身的習慣還在影響自己?

  算了,那都是藉口,歸根到底,還是自己不夠硬氣,缺乏解決類似情況的經驗。

  再一想,如果當時不是歐陽莫菲在場,恐怕自己早就通過認慫跟賠禮道歉,來擺平這件事了。

  可那樣一來,或許不會遭到對方的打擊報復,能息事寧人,卻會讓胡桃的心靈受到衝擊,會看不起自己,更會嚴重打擊她見義勇為的積極性,直接扭曲她正直的三觀。

  歐陽莫菲似乎才是對的,而自己之前的想法,甚至陳老師的想法都是錯的。

  哪怕陳老師的想法跟做法更理性,但卻容易把人變成唯唯諾諾的慫貨。

  或許,這才是這種學校的初衷吧,就是要把孩子都變成沒有個性的,只知道服從跟息事寧人的,跟溫順的豬一樣的慫貨,這樣才更方便管理。

  當然了,也不能說歐陽莫菲一點沒錯,她也有錯。

  她的錯就在於,太不給人面子,一點不給人留餘地。

  歐陽莫菲當著老師跟對方的面,在胡桃面前狠狠懟了那個小胖墩的家長,固然解氣,也讓胡桃堅定了自己正確的人生觀。

  但歐陽莫菲沒有指出自家正當防衛的錯誤,反而一個勁兒的懟人家。

  歐陽莫菲沒給對方臺階下,這無異於激化衝突,不是緩解矛盾。

  陳老師當時沒反對,後面卻單獨找自己說那些話,明顯就是想緩解矛盾。

  也就是說,正確的人生觀要給孩子建立,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但與此同時,還不能激化矛盾,招惹對方家長的打擊報復。

  這麼看來,歐陽莫菲只做對了前面,人生觀確實不錯,是個做人的好榜樣,難怪胡桃那麼喜歡她,確實夠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