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生產第一批服裝


                 接著,趙愛民又請了施工隊,對倉庫進行了改造。

  同時,第一批設備也買了進來。

  這些設備主要是縫紉機,一共有二十臺。

  趙愛民的效率很高,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倉庫就改造成了廠房。

  而布料和一些必需品,也全部到位。

  不過這只是第一步,因為招進來的工人中,只有少數幾個人會用縫紉機,而且這幾個人也僅僅是會用而已。

  另外,服裝廠不是光有縫紉工就行的,還得要有人懂打版才行。

  而且服裝的版式來源也是一個問題。

  對於這些難題,趙愛民早就有了解決的辦法。

  辦公室裡,他從系統中調出服裝的資料,仔細研究了起來。

  系統中,有著後世所有的服裝版式。

  從平時穿的普通服裝,到時裝,還有各種各樣有著專門用途的服裝,應有盡有。

  不過趙愛民只是從中挑選了三種非常普通的服裝。

  這三種服裝在後世是特別普通的設計,俗稱地攤貨。

  不過在四合院所處的年代裡,這種衣服卻正好合適。

  要是用那種太新潮的設計,反而不好,會被老百姓認為太怪了。

  一個搞不好,甚至會給服裝廠引來麻煩。

  所以那種稍微有點設計,看起來實用又不花哨的服裝,是最合適的。

  最終,趙愛民從三種備選方案中,選擇夾克外套做為服裝廠的第一件產品。

  這種夾克口袋比較多,實用性高。

  而且看起來不花哨,但又比大家穿的那種藍衣服好看的多。

  確定好產品後,趙愛民把圖紙畫了出來。

  接著,又叫上幾名文化比較高的工人,讓他們配合自己一起製版,這也能等於是在教他們了。

  等版式做好後,趙愛民親自做了第一件服裝。

  整個過程中,都讓工人們在邊上觀看。

  當第一件夾克做好後,工人們都讚歎不已,同時對趙愛民十分的佩服。

  本來在大家的印象中,趙愛民就是一個有錢的老闆而已。

  但現在大家才發現,趙愛民的學問要比他們高,能力比他們強,就連操作縫紉機也比任何一個人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