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5:開局撕毀回城調令 作品

第1184章:三座標雷達的突破!

  這種雷達一般通過機械來轉動天線,進行360度的掃描,從而獲得目標的方位和距離信息。它通常用於追蹤海面或陸地上的移動目標。

  但是,對於空中的目標,兩座標雷達在能力上就有些“捉襟見肘”。

  因為要“抓”住空中的移動目標位置,還需要有高度方面的參數。

  出於這個原因,兩座標雷達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經常與專門測定高度的雷達同時使用,雙方聯手才能達成目的。

  儘管將兩座標雷達與測高雷達結合使用,可以得到目標的三維座標。

  但是,由於它們都是機械掃描雷達,不僅佔地廣、耗資多,速度也較慢,可以同時掃描的目標數目較少,測量精度較差,當空中目標以高速度、高密度出現時,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於是,集這兩種雷達功能於一身的三座標雷達就成了各國集中研究的尖端項目,早在六十年代賊鷹和毛熊聯盟就已經在著手研究三座標雷達了。

  且賊鷹最先在這方面取得了突破,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全固態的戰術三座標雷達,即Antps-59雷達。毛熊聯盟也不甘落後,很快就研製出了沃羅涅茲-m超級雷達。

  隨著這些國家相繼研究出自己的三座標雷達,並將其廣分運用在遠程彈道導彈的早期警戒、彈道導彈測試監視、彈道導彈戰術防空警戒等方面,我們也坐不住了,與70年代初開始正式立項研究三座標雷達。

  但非常可惜的是,受技術和資金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這一項目從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始終沒能取得突破,甚至於一度面臨項目下馬的狀態。

  直到九十年代後,反輻射武器、隱身飛機、電子干擾和超低空突防對雷達的威脅增大,三座標雷達的重要性日益增強,空天之眼計劃的3號項目才得以重啟。

  之後在周揚親自帶隊攻關下,用了5年的時間順利取得突破。

  也正是因為在這個項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周揚才有了執掌空天之眼計劃的資格,所以3號項目對於周揚來說意義非凡。

  重生之後,周揚主要研究的是機載雷達,但是也對青城方面的各個項目進行指導,其中就包括3號項目。

  由於是他親自主持參與的項目,所以周揚對於項目遇到的問題非常的清楚,也知道解決思路在哪裡。

  不過為了鍛鍊整個團隊,周揚並沒有直接將研究方案全盤托出,只是在關鍵的時候指點一二。

  經過三年的努力,3號項目終於在他的期望中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