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個小白眼 作品

第一一六章 真香!朱元璋不得已向梅殷低頭




朱元璋點了點頭:“胡相這個提議也行。



這個規定確實需要廢除了。”



胡惟庸所提這些解決事情的辦法,朱元璋覺的還是挺可以的。



在這件事情上,他是真的用了心。



“上位,既然您已經把這方面給取消了。



那不妨再把一些事情,放得更寬一些。



比如,宗室子弟今後各行各業都可以進入。



只要有相應的本事,走正常的渠道就行。



比如,有能力的可以進入官場。



在學識上面還有天賦的,可以去研究史書。



當教書先生……”



胡惟庸暗自咬牙,說出了這方面的提議。



既然朱元璋在這件事情上,是真的想要聽到一些,言之有物的建議。



那他不妨就按照朱元璋所想,給他來一點兒猛烈的。



朱元璋聽了胡惟庸的話,沒有立刻說自己的意見。



對於朱元璋而言,讓子孫們做別的還行。



可若是讓宗室成員自由做官的話,他心裡面多少有些轉不過彎來。



總覺得宗室子弟做官,今後弄不好可能會對皇權產生一定的威脅。



鬧出一些別的亂子來。



“還有別的嗎?”



朱元璋想了一會兒,對胡惟庸的這個提議,不置可否。



望向胡惟庸接著詢問。



胡惟庸當下,便又說出來了幾個方面的提議。



不過這幾個辦法和一開始所提的那幾個相比起來,就要尋常的多了。



真施行的話,也起不到什麼太顯著的效果。



“那不知針對有宗室之人,專門依靠多生孩子,從朝廷這裡多領取錢糧的事,胡相有什麼好的辦法加以解決?”



朱元璋望著胡惟庸詢問。



在朱元璋看來,其餘的都比較好說。



唯獨這一點,是真的難以解決。



同時也更加牽動他的心。



作為老祖宗,他肯定希望自己的兒孫後代,多多益善。



可是,這事和宗室供養,以及大明的未來摻合到一塊兒之後,又不得不對這個事去思索。



顯得很是矛盾。



“上位,這事兒……有些棘手。



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



臣等商議出來的辦法,便是規定一人,最多不能超過多少個兒子。



超過之後,後面出生的子嗣,不能從朝廷這裡領取錢糧。



或者是超出了規定的人數後,後面出聲的子嗣,所能領取的錢糧的數額減少。



越靠後的人,領取的就越少……”



聽了胡惟庸的這話後,朱元璋想了想道:“這個辦法,確實還可以。



“只是……胡相還能不能想到更好的辦法?”



胡惟庸有些為難的道:“上位,這事臣是真想不出來,別的太好的辦法了。”



朱元璋沉默了一會兒道:“那胡相便回去再集思廣益,多想一想。



看看如何能儘可能合理的,來杜絕這種事情發生。”



當皇帝的都說這話了,胡惟庸作為一個宰相還能說什麼?



自然是隻能出聲領命了。



表示自己回去後,一定要一定好好的琢磨。



爭取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來。



胡惟庸出去之後,朱元璋坐在這裡,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右手食指,在桌面上輕輕的,一下一下的扣動。



對於朱元璋而言,這次胡惟庸提出的解決辦法,不少都是有用的。



有不少都和他所想的不謀而合。



只是關於如何杜絕後世的子孫,不專門通過多生孩子來領取朝廷錢糧這件事上,卻覺得有些不太妥當。



平心而論,胡惟庸所提出的解決辦法,還是挺不錯的。



但朱元璋總覺得有些太過於苛刻。



他這個做祖宗的,又怎麼能在子孫生孩子的這件事情上,專門進行限制呢?



在這個事情上,朱元璋陷入到了矛盾之中。



規定出一個生孩子的最高人數,他覺得不太妥當。



可真的不規定的話,那到了後來,肯定會有專門通過生孩子,領取朝廷俸祿的。



在這兩者之間,很難找到一個平衡。



也很難想出一個好的辦法來對這事兒,進行完美的解決。



如此想了好久,朱元璋還是沒有太好的辦法。



只能是暫時把這個心思給壓下來。



先不去想這件事。



胡惟庸等眾多人,並不是酒囊飯袋。



相信他們肯定能想出比較好的辦法,對這些事兒進行解決。



自己養的這些大臣,都是選拔上來的,為各地翹楚。



是整個大明最為拔尖的那一批人。



集思廣益之下,必然能把這事給做好!



想出妥善的解決辦法來!



……



“胡相,怎麼樣?”



胡惟庸返回中書省後,商暠,彭庚等不少中書省裡的人,便迫不及待的圍繞過來。



出聲詢問。



為了能弄出這些解決辦法,他們這幾天可都是沒少費腦子。



不僅僅想要把事情給做的合理,還需要兼顧著朱元璋在這上面的看法。



還有人擔心,這是朱元璋一時心血來潮。



嘴上說著是要削減宗室供養。



可實際上,你要真的對宗室供養開刀,他又會反過來對伱心生不滿。



甚至於還會怪罪。



胡惟庸當下便將剛才見皇帝的種種說給了眾人聽。



再從胡惟庸這裡,得到了事情的結果後,中書省裡面的這些人,一個個都是顯得有些愣神。



不少人心裡都是滿滿的不可思議。



居然是真的?



朱元璋居然真的想要削減宗室的供養?



而且,竟然比他們動手動的還要狠?



直接就削減到了三成!



這事,怎麼看都怎麼讓人覺得不可置信。



這還是朱元璋嗎?



咋跟變了一個人似的?



“胡相,您說陛下怎麼突然間有這麼大的變化?



真的只是因為他去了一趟雙水村之後,才出現的改變嗎?



這怎麼看起來……這般讓人難以置信?



那梅殷,不過是一個駙馬而已。



還是一個沒有經過上位同意,皇后娘娘直接把女兒嫁出去,才成的駙馬。



他在陛下那裡,真就有那麼重要的地位?



真能讓陛下發生這麼大的轉變?”



中書省裡,有人望著胡惟庸出聲如此說道。



聲音之中帶著不可置信。



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想法,在場的其餘人,也大多都是同樣的想法。



畢竟這事兒,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



總覺得不可能。



他們這些朝中重臣,還不敢如此做。



且在上位那裡,也沒有這麼大的面子。



憑什麼梅殷這樣一個,在鄉野餵豬的小小駙馬,就有這麼大的本事?



這事兒,怎麼想都怎麼讓人覺得不可能,是純純的無稽之談!



可若非如此,他們又想不明白,作為皇帝的朱元璋,為什麼會突然之間,問出了這個事。



並且在這件事上,還如此之堅決。



想不明白!



當真想不明白!



原本他們有不少人,還覺得大致上,能摸清楚朱元璋的性格。



知道朱元璋在有些事上,想要做些什麼。



可是現在,不少人卻覺得有些慌。



先前的那些應對皇上的經驗,這個時候,很多一下子就不起作用了。



這種感覺,當真是一點兒都不美妙!



面對眾人詢問的目光,胡惟庸搖了搖頭道:



“這事兒怎麼說呢?我也不清楚。



我知道的,和你們知道的一樣多。



但有一點兒,只要我們記住就行。



那就是好好做事,為這大明做事,為陛下做事。



陛下讓怎麼來,咱們就怎麼來。



只要牢牢記住這些,那肯定不會出錯!”



聽了胡惟庸的話,眾人紛紛出聲稱讚。



說胡相不愧是胡相,覺悟就是高。



有了胡相的話,他們都吃了定心丸。



“諸位,咱們還是好好的想一想,上位所交代下來的問題。



如何儘可能的來避免後世會有宗室之人,專門靠著生孩子來領取錢糧這個事兒。



之前的解決辦法,上位並不怎麼滿意。”



聽了胡惟庸這話,在場的眾人,一個個都是覺得難受。



想要罵娘。



這事,是真讓人頭大。



之前想出那辦法,他們就已經絞盡了腦汁,是最好的辦法了。



結果朱元璋還不滿意,還想要更好的辦法。



這件事上,怎麼可能還有什麼好辦法?



再想又能想出什麼來。



心中雖然鬱悶,一肚子的怨言,卻也沒有哪個人,真的敢說些什麼。



畢竟誰讓人家是皇帝呢?



只能是接著琢磨,接著絞盡腦汁。



……



雙水村這邊,梅殷並不知道他對朱元璋的這一番死諫,在朝堂之中,居然引起了這麼大的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