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涳365 作品

第四十三回 龍門石窟今安在 洗盡鉛華洛陽城

“噢,佛教好象沒幾個人相信的,不可能發展這麼快啊,盼盼姑娘你從哪推算出來的?”羊祜基本不相信佛教能夠發展得這麼快。

“羊大哥,佛教的宗旨是勸人為善,追求涅槃寂靜,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死後升世界。當今三國爭霸,民不聊生,苦難深重,而佛教正好讓人看到了幸福生活的希望,所以必然人人追尋佛教、信仰佛教,必成我中原之第一大教。”盼盼心想反正我亂說一通,羊祜也不知道,怎麼說得厲害就怎麼說好了。

“那高僧是用何種方式在這龍門山上推廣佛教的呢?”羊祜還真的被說得有點相信了。

“依兩山夾一水的地勢來看,這山上適合挖石窟、造佛龕、立佛像、樹佛碑,只要經年累月堅持下去,一定會成為我中原的佛教中心。”盼盼看過好幾次博大精深的龍門石窟,所以說到佛龕佛像信心倍增。

羊祜、周庫、子濤、花芏等人聽到盼盼這番言論,真的是五體投地,心想暴走樓出來的一個小女子的知識都如此的博大精深、浩瀚如海,這些人真是了不起,看來跟著他們混是跟對了。

語笑看到羊祜一邊聽盼盼講話一邊不停的注目點頭,心想,羊祜的人是被我們收了,可心卻在盼盼身上了,看來後面有得糾結了。

行半日後,傍晚時分到達洛陽城,眼到之處,洛陽城滿城盡是疊翠流金的宮殿、王公貴族的豪華府底及平民百姓的木質小樓,猶如二十一世紀初的大上海,正好合了“人生不在初相逢,洗盡鉛華也從容,年少都有凌雲志,平凡一生也英雄”的詩句,洛陽又回覆到了帝都的狀態。還有大量的房屋在建設,為何到處搞建設,只因洛陽城在東漢末年多次遭到破壞。董卓脅迫獻帝遷都長安,盡徙洛陽人數百萬口於長安,燒宮廟官府居家無數。等到楊奉、韓暹等奉帝還洛陽時,宮室燒盡,百官披荊棘,依牆壁間,整個洛陽城一片慘象。等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初,魏王曹操之子曹丕逼漢獻帝“禪位”,即位於許昌,這年十二月,魏文帝曹丕大營洛陽宮,並遷都洛陽,至今已30年有餘,洛陽慢慢恢復了昔日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