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掌印:一統天下

 初冬—— 

 蜀國的軍隊連夜在嘉穀關外紮營,關外戰報傳來,沅沅決定御駕親征。 

 一身金色軟甲披在身上,身騎白馬,腰間佩著天子劍,走在軍隊的最前方。 

 城門處圍了不少百姓,就為了一睹女帝風華。 

 裴知晏跟在她身後,一身銀色鎧甲與那一頭白髮融為一色,清俊儒雅的面容常常讓人忘記他原本是個怎樣的人。 

 父女倆極為相似的面孔,惹得人連連稱奇。 

 他雖是女帝名義上的父親,但身份仍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時常叫人不知該如何稱呼他才更為妥當。 

 嘉穀關距離都城只需三日,劉將軍也提前帶領大軍從另一側前來會合。 

 因著蜀軍日漸強大,裴知晏早做了防備,嘉穀關的防守部署嚴密,敵軍攻打三日也無法破城而入。 

 蜀王披掛上陣站在城下叫罵,輪番罵了足足五日,才在城牆之上看到了那位傳說中的幼帝。 

 那女子身披金甲,烏黑的長髮束起用簡單的紅繩繫著。 

 明明就十來歲的年紀,身上卻透著一股老成,那雙眼睛也生的極有壓迫感。 

 “無知小兒,還不快快出來迎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勸你早日歸順,可保全自身性命。” 

 沅沅俯視著底下年紀比她大了好幾倍的中年男人,身量高大魁梧,據說力大無窮能徒手舉起青銅鼎。 

 “笑話!你藏在裡頭畏首畏尾,莫不是不敢迎戰?” 

 蜀王彷彿是聽到的天下笑話,兇狠的目光鎖在她身上,狠狠的地上吐了口唾沫,粗獷的面容之上滿是不屑。 

 如今蜀軍壯大,可與元國的軍隊匹敵,只要他能破城而入,這天下盡在囊中。 

 正當他準備繼續叫罵時,嘉穀關的城門轟然倒下,揚起一層厚厚的塵土。 

 裴知晏策馬率領眾將士們衝了出來,與蜀軍對峙陣前。 

 瞧著他身後的將士,蜀王捋了捋絡腮鬍仰天大笑。 

 “就這點人,怎敵我十萬大軍?元國是人丁凋零,找不出能上陣的了嗎?” 

 “爹爹,此戰只許勝不許敗,朕為你擂鼓助威,待你凱旋。” 

 沅沅話落城門再次合上,意味著底下的將士們再無退路。 

 “三萬精兵,對付你足矣。” 

 裴知晏抽出長劍,冰冷的劍鋒閃著寒光,隨著城門的鼓聲響起,帶領將士們衝鋒陷陣。 

 而蜀王也手持長戟而上,與他纏鬥起來。 

 擂鼓三聲,沅沅便放下鼓槌,看著底下膠著的局勢。 

 蜀王果然名不虛傳,力大無窮好幾次差點將裴知晏從馬背掀下去,幸在都被他有驚無險的躲過。 

 “吳賢,去取朕的重弓來。” 

 沅沅手持長劍站在城牆的最高處,系在身後的披風被風吹的獵獵作響。 

 三萬精兵自然不敵十萬蜀軍,她要以最少的傷亡換取最大的勝利。 

 吳賢將弓箭扛了過來,這是元國最厲害的工匠鍛造的弓箭,射程足有千米,威力巨大。 

 而整個元國能徒手拉開這張弓的只有裴知晏。 

 “陛下,您確定要用這把弓?” 

 她小胳膊小腿的,怎麼可能拉的開這麼大的弓? 

 這弓只比她的身體矮上一小截。 

 沅沅只冷冷的的掃了他一眼,他便再也不敢多說一句,將弓和箭抬上去放在她腳邊。 

 底下戰況慘烈,裴知晏被蜀王以及兩位副將圍攻,雖能應對但境況十分危險,稍有差池便會命喪九泉。 

 “幫我防著敵軍的弓箭。” 

 沅沅拿起箭搭上弓弦,一隻腿踩著弓,一隻手捏著弦,在眾人震驚的目光中緩緩拉開了這張重弓。 

 咻—— 

 一道凌厲的破空聲,利箭直接刺穿敵將的身體。 

 而箭穿透敵將的屍體,不斷的往後飛去像穿糖葫蘆似的,將他身後的士兵一併射死六七個。 

 對方的弓箭手立馬將矛頭對準了她,滿天的箭矢朝著她飛來,負責護衛她的將士舉著盾牌和長劍一一為她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