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小閒人 作品

第152章 無力阻止之事

  當時他明明有機會能將義成公主帶回來長安的。

  “唉~”

  微不可察的嘆了口氣。

  李讓將碗裡的湯幾大口喝乾,趁著大家還在吃東西的功夫,走到樹蔭下面盤腿坐著開始沉思起來。

  如今吐谷渾再提和親,以李讓對李世民的瞭解,他有很大的概率不會繼續拒絕。

  因為現在的形勢與半年前不同了。

  大唐剛滅掉東突厥的時候,諸國對大唐是懼怕要多過敬畏的。

  畢竟突厥人是縈繞在諸國頭頂上百年都揮之不去的陰影,這片陰影,就這麼被大唐滅了。

  誰也知道大唐這個新爹的脾氣如何,會不會像突厥人那樣成為新的籠罩在他們頭上的陰雲?

  所以那會兒,諸國對於和親之事的態度並不堅決,

  再加上李讓當時在唐儉府上那麼一攪合,李世民面子上有點過不去,乾脆就不再繼續提和親之事。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諸國基本上都已經知道了大唐的脾氣,知道大唐不會像突厥人那樣直接覆滅他們,也知道大唐現在的情況屬於是外強中乾。

  既然新爹是個好相與的,又暫時沒有能力教訓他們這些兒子。

  那麼,他們調皮一下也可以理解。

  吐谷渾選擇在這個關頭提起和親之事,就是篤定大唐現在只能和他們交好。

  因為吐谷渾知道大唐現在要修生養息。

  至於大唐修生養息為何會與交好吐谷渾聯繫起來,也不難理解。

  大唐要修生養息,就必須輕徭薄賦。

  但輕徭薄賦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大唐的財政收入減少。

  財政收入減少了,事情卻不能不做,國家也不能不發展,那麼,錢從哪裡來?

  答案很好猜,只有四個字——絲綢之路!

  而絲路的核心要道河西走廊,此刻就掌控在吐谷渾手中。

  這也是為何李讓能夠篤定李世民大概率會同意與吐谷渾和親的唯一原因。

  中原的經濟大動脈捏在吐谷渾手裡。

  吐谷渾不會阻斷絲路,因為絲路帶來的財富也會有一部份分流到吐谷渾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