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星L 作品

第324章 向崔寔公學習

在因為買了司徒而損害了名望之後,崔烈長久以來在這方面一直有些敏感。

如辟雍、成均、虞庠之學,都是來自於先秦的好名號,可在崔烈的刻板印象中,門學是配不上這樣的稱號的,哪怕他的從弟崔寔要成為門學中的賢人。

雖然有梁冀這個汙點,但瑕不掩瑜。

在中平六年,憲帝因為劉洪編撰的乾象曆初成,召之入京商議曆法改革。

早在蔡邕續寫漢記之時,劉洪便得到了蔡邕的舉薦,在太史官署中為官,研究律法、補續漢書中的律歷記等等,後來又外放為官。

劉辯又道:“除此之外,朕縱觀崔寔公之履歷,幹吏無疑,是值得門學諸生以為效仿的賢人,公以為如何?”

一時之間,西園在雒陽售賣印刷書籍的書店中四民月令很快就售罄了。

畢竟當初鴻都門下不考經典,以“尺牘辭賦及工書鳥篆”為考核入仕之標準,其中盛況,猶在眼前。

鴻都門學雖然名聲不好,好歹還輝煌過一陣呢,在民間也有一定影響力,黑紅也是紅!

書都用了,作為榜樣自然未嘗不可,崔烈答應地同樣很乾脆。

對於名字,劉辯倒沒有多看重,畢竟新的門學與舊的必將有很大不同,鴻都門學對劉辯來說最大的價值就是這個名字是先帝定下的。

隨著劉辯在一次朝會中公然稱讚崔寔及其所著的四民月令,並將其同鴻都門學聯繫起來。

想了想,劉辯問道:“崔公可想到什麼好名字?”

無論哪裡,都不缺想走捷徑的人。

就連崔寔去世時,因為家徒四壁,連喪事都是時任光祿勳的楊賜等數個九卿代辦的,時任鴻臚卿的袁隗還為他樹碑頌德。

在這一切穩步進行之際,久病未愈的太尉馬日磾再次請辭,劉辯這回沒有再做挽留,讓馬日磾與羊續一樣,以侍中之職居家養病。

如今漢室稱得上數學第一人的當屬太史令劉洪,善算,當世無偶。

蔡邕很忙,不僅要忙太學,也要忙鴻都門學

而且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蔡邕都不放心全權交給樂松,總要自己審查過一遍才能放心。

在蔡邕的高標準嚴要求之下,農、器、畜等暫定的科目老師依舊空缺,唯獨在數上頗有建樹。

“所以今日朕才找來崔公,不知崔公可願?”

崔寔可不像聖人只能追隨背影,當代人完全可以做到望其項背。

劉辯見完了當事人家屬,正式確立以崔寔為標杆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