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星L 作品

第318章 諸葛

剛出屋沒走兩步,卻見孫策和馬超追了上來。

王粲明白兩人的心意,心中一暖,嘴上卻還是責怪道:“我是不用聽他講經,但你們不一樣啊。”

三人相處久了,孫策和馬超哪裡不明白王粲的刀子嘴豆腐心,孫策乾脆問道:“說吧,伱打算去哪?還想拋下我們不成?”

王粲與行事向來果斷的孫策和馬超一起久了,也不糾結,徑直去了太學內考核童子郎的地方。

蔡邕對這次考核極為重視。

絕不能出現舞弊之事。

是以他和太學祭酒楊眾帶著博士們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無論什麼時候,神童都是很好的揚名手段,出名要趁早的道理古人也知道。

似陳紀、孔融等名士,都有年幼時面對老一輩的調侃刁難機智反擊的故事,流傳出來後世人便知道了誰誰誰天資聰穎。

這可比宣傳出生時從孃胎裡帶塊玉有效多了。

而童子郎,乾脆就是官方蓋章認證了。

既然是揚名的好手段,那麼就避免不了有人上下其手,買通考官、虛報年齡種種手段,不一而足。

對於太學生的考核,蔡邕效仿策試時的手段,當天出題當天考。主要的考核內容是論語,對於蔡邕來說信手拈來。

太學的五經是不包括論語的,也可以說對論語的瞭解是成為太學生的基礎,連這點基礎都沒有,還怎麼更進一步地研究經學?

過了這一關,便有資格成為太學生了。

按照蔡邕的規劃,到了這一層,會根據家世來決定是否要免除賦稅。這波因為政策而產生的招生熱勢必會帶來太學生數量的增加,雖然還未有定數,但達到巔峰期的三萬太學生也不是不可能。

若全都免除賦稅,國庫實在傷不起。

對於大族豪強來說,賦稅不過是毛毛雨,就算不免除,太學生的名額同樣能起到安撫的作用。

相較於難度偏低的太學生入學考試,童子郎的考核卻不同,因為童子郎的要求是年少而通一經。

這就比論語高出一個檔次不止了,如此,才能稱得上的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