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

 “因此我絲毫不敢耽擱日子,這樣做不也是在執行父皇的皇命嗎?”

 李恪三言兩語,直接將李承乾的質問給懟了回去。

 之後的時間裡,大臣們繼續對李恪大肆譴責,連魏王一黨的大臣們也紛紛加入進來,他們今天是鐵了心要讓李恪栽在這件事上。

 李泰自從上次文學館被投毒事件之後,就變得異常低調,像今天這樣熱鬧的場合,他更是沉默不語,深怕自己被捲進去說不清楚。

 不過他還是維持了表面上和太子合作的關係,默認手底下的官員去攻擊李恪,不過只是做些樣子,實際上他哪頭都不願意得罪。

 到了這個時候,李世民也差不多將朝中局勢給看清楚了,今天這些大臣們是不打算放過吳王的,所以他也必須給出一個能令大多數人滿意的決定。

 其實李世民知道,整件事跟李恪沒有什麼關係,是有人故意在給李恪使絆子,藉口打壓而已。

 “罷了,你們都冷靜冷靜。”

 李世民高聲說道。

 皇帝終於開口,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太子黨們也很識趣地迅速收斂,等待著聆聽皇上的訓示。

 只見李世民看向李恪說:“吳王,今日你也看到了,大臣們對你鍊鋼這件事深感擔憂,他們所提到的隱患朕也贊同,因此從今日開始鍊鋼就先停了吧。”

 “朕原本要對你委以重任,但出了這麼一檔子事,你是有責任的。”

 李恪坦然地說道:“父皇說的是,兒臣甘願受罰。”

 他的審時度勢,乖巧聽話,讓李世民心中有些不是滋味,眼看著長孫無忌等人惡意刁難攻擊李恪,他身為一國之君卻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有時候真相是真相,大局是大局,身為皇帝並不是一定要以真相為準作出決斷。

 在頓了頓之後,李世民問李恪:“朕聽說你很喜歡安州的生活,還在那裡豪置田產?”

 李恪回答:“父皇賜給兒臣的封地,兒臣自然想要用心經營,在安州紮根下來,與當地百姓一到生活,也是兒臣的一個夙願。”

 “這麼說來你早就希望回封地去了?”

 “兒臣願意回去。”

 李世民之所以要這麼問,是因為早些時候長孫皇后已經告訴過他關於李恪的想法。

 原本李世民是打算給李恪一個更大的職權,讓他專職負責鍊鋼的事務,將那些煉造出來的武器裝備整支玄甲軍。

 但現在的情形,已經不允許他這樣去做,於是一個決定在他心中醞釀了很久。

 “吳王,既然如此,等此間事了你就回你的封地吧,朕讓你如願以償。”

 一聽李世民要讓李恪回封地,有人馬上站出來表示了反對。

 “父皇,不可啊!”

 李承乾頗為激動地上前,勸諫李世民說:“父皇,不能讓三弟回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