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朝堂相爭

 “喜源布莊跟我有什麼關係,真是笑話,我又沒有打算要開布莊做生意,這樣沒來由的猜疑有些過於刻意了吧?”

 兩人直接展開了一番唇槍舌劍,直至演變為他們都想要主動承擔起追查此事的責任,並向李世民請旨。

 “父皇,我保證能追查到底,將整件事的始作俑者一個個都找出來繩之以法!”

 “父皇,這件事還是交給兒臣來做,我有信心可以儘快破案,先前我也早已向大理寺瞭解案情,做好了一些準備!”

 李承乾和李泰互不相讓,他們一個擔心自己私下跟高句麗來往的秘密被曝光,一個則是想要藉此機會打擊東宮勢力,為自己賺取更多爭儲的資本。

 這時有人有意無意地看向李恪,但後者表現出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並沒有要參與進來的打算。

 李世民先是看了看太子,又看向李泰和李恪,心裡一時間也有些舉棋不定。

 要論他對這幾個兒子的瞭解程度,還是李泰最深,這可是他打心眼裡最寵信的兒子,所以他也知道李泰做事從來不會像這樣如此積極主動,除非這背後藏著莫大的利益。

 “吳王,你以為呢?他們兩人之中誰更加適合去辦這件案子?或許,你也可以毛遂自薦。”

 李世民開口詢問李恪的意思,但這種問題往往蘊含深意,所以李恪的回答變得十分重要。

 他略微思索後,欣然答道:“父皇,兒臣認為太子和魏王都是極好的人選,不如就讓兩人攜手查案,這樣必然能事半功倍,以最快速度查明真相。”

 鄭國公魏徵的臉上露出一抹異樣之色,嘴角似乎還微微揚了起來。

 李恪無論選擇誰,都像是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立場,但他既不想站隊,也不想捲進這種無聊的爭端裡去,於是就瞬間化身端水大師,直接提議讓兩人聯手查案。

 這麼一來他們彼此都能互相制衡,也算是各退一步後比較容易達成妥協的折中方案。

 在李恪說完之後,此前一直保持著沉默的長孫無忌適時站了出來,“啟稟陛下,臣以為吳王的提議甚好,太子和魏王都有心要為陛下分憂,那不如就給他們同樣表現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