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德大叔 作品

第39章 頂級謀士的威力 大舅哥

 “三點都不容易,尤以第三點最難。” 

 楊逸則是直接給出了他的觀點。 

 前兩點還有辦法克服,想要控制宣王的想法談何容易。 

 “只要有他在,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賈詡難得大包大攬,這完全和他以往的性情不符。 

 不僅是重活一世帶給他改變的動力,更為關鍵是深知“前世同僚”的能力。 

 “山海城還在鎮東軍手中,宣王不會輕易發動。” 

 曹仁從戰場形勢分析楊運的最佳動手時機。 

 “不好!” 

 此時,周瑜突然驚呼道。 

 “乾皇派往馳援鎮東軍的將領必有問題,如果他不是宣王的人中途也有可能被替換,而替換他的人必是宣王心腹。” 

 “黃龍軍統帥孟海乃是乾皇倚重的大將,不太可能被楊運收買,如果真的被替換,那麼此中必有貓膩。” 

 有了四鎮的教訓,乾皇對兵權極為看重,絕不會允許其旁落。 

 “我們需要派人前往警示鎮東軍。” 

 “時間要掌控好,否則不僅不會起到警示作用,還有可能被對方認為是離間之計。” 

 “我手下有個屬官名叫晏秋生足以勝任說客之職。”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將方案勾勒成型,然後等待楊逸的批示。 

 他們不僅能使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更能將原本對方的陰謀詭計為我所用,並且還是無縫銜接。 

 此時楊逸的腦海中不禁回想起那句經典的電影臺詞“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 

 此話放之四海而皆準。 

 雖然針對阿古都的報復,眾人早已研討多次,但由於賈詡今天帶來的驚喜,楊逸決定還是詢問他的意見。 

 “我方的準備已經十分周全,只是有一點無法確定,那就是武帝武者。” 

 現在漢軍中最強實力只是武皇武者,雖然趙雲等人能夠保證在武皇境界不懼對手,但是武帝畢竟是更高的層次。 

 眾人都沒有十足的把握。 

 “兩軍對壘,沒有必要講求單打獨鬥。” 

 “只要不是武聖境界之上,總有辦法應對。” 

 楊逸對於武帝武者一事倒不怎麼擔心,單挑打不過就群毆唄,誰讓咱們高戰力武將就是多。 

 戰場廝殺還講什麼規矩! 

 能贏就行! 

 等到阿古都完成兵力的集結,至少也是半年之後,那時手中可用的人才只會更多。 

 楊逸怎麼感覺這個模式有點兒像是“搖人兒”。 

 其實大家擔心的也不是武帝武者能夠改變整個戰局,而是害怕他執行“斬首行動”。 

 針對漢王和主要將領進行刺殺。 

 胡族可沒有“禮義廉恥”的概念。 

 “到時我們可以將武皇境界的將領集中在一起,只要發現對方蹤跡就進行圍攻。” 

 太史慈提出個不錯的建議。 

 “我也不相信他能瞬殺了咱老曹。” 

 在座的將領都是身經百戰,對於自身具備極強的信心。 

 反倒是諸葛亮、賈詡這樣的謀士,突然擁有了強大的實力,卻沒有任何戰鬥經驗,反而對自己的實力並不信服。 

 會議在輕鬆氛圍中結束,但此時兵營兩撥人馬正在緊張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