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檀 作品

31.第三十一章

 盛氏說到這裡甚是痛心,她覺得女孩兒就是要明豔豐潤地才好看。

 謝昭寧笑道:“舅母倒是依舊圓潤有福!”又問,“您怎麼突然回來了,舅舅可是要調回汴京任職了?”

 前世大舅舅被調回汴京是一年後的事,謝昭寧也不知,為何如今大舅舅竟被提前調回了。

 盛氏笑道:“的確要調任回來了,不過也許還需幾個月呢!我先回來把家裡張羅著。”

 隨即還問她與家中相處如何云云,謝昭寧並不想讓大舅母擔心,就笑著道:“一切都好。您便放心吧!”

 盛氏卻白她一眼道:“如今還學會瞞你舅母了!以前你在西平府,闖禍將人家的攤子都燒了,都知道不瞞我!”

 馬車上燃著一個小爐,盛氏的貼身女使伏雲在烹茶,茶湯已經煮沸了,盛氏見顏色甚好,端起來給謝昭寧倒了一杯。她在西北喝茶已經習慣了這樣簡單的泡法,汴京時興的那些點茶手藝,她看著都覺得繁瑣。

 她將茶遞給謝昭寧道:“你祖母是極好的,這個舅母一開始便知道。你母親不過是看起來似乎兇,其實很是惦記你。你還沒回去的時候,她就已經寫過數封信來問我你的飲食喜好。不過她也有不好,她從小便沒了母親,其實並不知該如何才能做好一個真正的母親,也不知該如何表達愛。有時候可能過於鬆散,有時候也可能過於嚴厲,她要是有什麼做得不妥之處,你要原諒她,她不過是太緊張想你好了。”

 謝昭寧微微一笑道:“母親可做了謝宛寧多年的母親呢!”

 盛氏更是笑了道:“我與你母親的相處,可比你多!”她說,“謝宛寧年幼時不在她膝下長大,等大了到她身邊,又已十分聰明懂事。你哥哥跟著你外祖父的時間,都比留在謝家的時間多,你母親其實從未真正的教養大一個孩子,而你,卻又是她十多年未謀面的孩子。”

 盛氏想到這裡,微微嘆氣:“當年党項人南下,民不聊生,實在也難。幸而當今君上堅毅,平定西夏,我們才有瞭如今安生的日子,你才能和你母親母女團結。”

 這個事盛氏時常跟她唸叨。說君上還是太子,御駕親征,是如何的英明神武,運籌帷幄,那風采當真可稱得上千古一帝。謝昭寧聽著君上的豐功偉績長大,對這位英明的君主很是崇拜。她記得君上死後,朝野還緬懷於他,以年號尊稱之為慶熙大帝。

 “至於你父親和哥哥……”盛氏頓了頓,想起方才看到的場景,謝承義明顯同謝宛寧更親熱,也只能嘆道,“畢竟不是朝夕相處的,急不得!但是我知道,只要是真的瞭解了我們昭昭的,便沒有人會不喜歡!”

 謝昭寧笑了起來。舅母說的這些謝昭寧都知道,祖母和母親待她極好,她是要保護她們的。她想起了自己要問的事,沉吟片刻後道:“舅母,我這次來看您還有一樁事,您對蔣家瞭解嗎?”

 盛氏是何等敏銳的人,皺了皺眉反問道:“你父親姨娘的那個蔣家?”

 謝昭寧頷首,盛氏才想了想道:“蔣家原也是順昌府的,與我們姜家還有一些往來。只是後來落了罪,蔣姨娘的父親便被貶到了河間府,任團練副使——說來河間府離西平府也並不遠。”

 謝昭寧就道:“能否請舅母替我看著蔣家,若有什麼動靜,還請舅母告知一聲。”

 盛氏就又捏了捏她的臉:“這樣的小事有什麼難,還同舅母這樣客氣!舅母派個人替你盯著就是了!”

 說了正事,謝昭寧便放心下來,只和舅母笑談,問問舅舅的近況。

 盛氏告訴她從西平府給她帶了許多她以前喜歡吃的,還做好了烤全羊,就等著接謝昭寧去吃。

 西平天闊地廣,吃食也這樣粗獷,汴京卻是風雅至極,是吃不到這樣的東西的,謝昭寧聽著眼睛微微一亮,想起以前在西平府的時候,和舅舅、舅母烤了全羊,三個人圍著羊,用匕首割肉來吃的情景,是這樣的隨意粗獷。她笑眯眯地道:“那我們快些回去吧!”

 等謝昭寧吃了飯,天色已經暗下來。

 今日趕路畢竟奔波累了,盛氏雖另給謝昭寧安排了房,可謝昭寧卻已經在與她下象棋的時候,靠在迎枕上睡著了。盛氏看著她睡著時的模樣,玉雪雕成的五官,眉眼卻有瀲灩之色,長睫垂下宛如鴉羽一般,連她也驚歎於昭昭的好看,並且在心中隱隱有些擔憂。不知道這樣的容色,日後會不會給昭昭帶來什麼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