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借道武關,兵出藍田

 張明的話,讓孔融身軀一震,這句話無疑是在告訴他。

 這種紙,能夠量產!

 對讀書人來說,這種等級的紙張能夠量產意味著什麼,他最清楚不過。

 剎那間,他心中突然有些感謝,感謝曹操任他為南郡太守了。

 至於張明說的請教,也讓他心中好奇,於是二話不說,帶著邴原就和張明一起朝張明府宅走去。

 “文舉公,不知這位先生是?”

 路上,張明對那跟在孔融身後,對他投來讚許目光的文士也十分好奇。

 孔融一拍腦門,笑道:“看我,差點都忘了。”

 “這位是北海邴原,字根矩,現任司空府東閣祭酒,知漢你稱其邴祭酒便是。”

 儼然一副以張明長輩的身份自居,邴原心中好笑,卻並未戳破。

 “知漢才情斐然,我這次來,也是想與知漢切磋一二。”

 聽到邴原之名,張明心中大喜,建安一龍的名聲,他當然知曉。

 不過張明面上不動聲色,不卑不亢的行了一禮。

 “原來是邴祭酒當面,切磋不敢當,是小子該向邴祭酒討教才是。”

 “邴祭酒少年泣學,不知令多少世家子弟汗顏,正是我輩典範。”

 邴原也是面露驚訝,沒想到這種陳年往事,張明竟然也知道。

 不過這也的確是他引以為傲的往事,此時聽張明道出,對張明的好感度噌噌上漲。

 “知漢謬讚。”

 “嘗聞知漢近乎知曉天下之事,我本不信,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知漢年少成名,卻寵辱不驚,這樣的態度,才更加值得士人學習。”

 “看來這一趟,定然會不虛此行!”

 這讀書人拍起馬屁,果真讓人心神盪漾,兩人一波互吹,將關係瞬間拉近。

 連孔融也打趣道:“好了好了,你們兩位都是賢人,偏老夫如今是個閒人,閒人莫說賢話,還是趕緊趕路,聽一聽賢人是否閒話。”

 三人相視一笑,不禁加快了腳步。

 來到張明書房後,張明也不囉嗦,直接放大招。

 “自我主入荊州以來,政通人和,百姓安居。”

 “不過於文化上,還未有顯著功績,因此明斗膽,想請文舉公牽頭,於荊州號召天下文士,共修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