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戰異世之召喚群雄 作品

第294章宋祖

  王羽和老趙的關係還算不錯,但面對這種情況,他也無能為力!

  趙匡胤,這可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主兒,也只能保佑老趙日後自己可以逢凶化吉了!

  而且,這趙匡胤現在的陣容也非常豐厚,把他開國時期那一批跟班兒都攜帶出來了!只是,這麼一大堆名將,也不知道最後會有幾人和趙匡胤一起植入到了鎮西將軍府中。

  歷史人物總是褒貶不一的,但是對於開國皇帝來說,一般都是佼佼者,功大於過的,畢竟想要成為皇帝,而且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皇帝,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像今天創業一樣,要是沒有一點能力,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有人把宋朝最後的喪權辱國以及靖康之恥這些事情的責任歸結到了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那裡,並且說趙匡胤是中華民族的罪人,我覺得這就顯得有些牽強了。

  原本按照一般開國皇帝的做法,一些手握重兵的大臣,肯定都會被皇帝猜忌懷疑,最後趕盡殺絕。但趙匡胤卻利用杯酒釋兵權,只是通過一個飯局,就巧妙解決了主要問題。

  後來再通過政治聯姻的方式來籠絡這些大臣的心,讓那些原本功高蓋主圖謀不愧的大臣,瞬間變成和自己榮辱與共的一個整體,自然很多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當然了,杯酒釋兵權這個辦法也不是說就完全沒有缺點與毛病,因為後來趙匡胤又借鑑唐朝被安祿山以及後期潘鎮割據導致唐朝滅亡的教訓,提出了重文抑武的思想。

  這個思想隨著後人的發展,出現了一些錯誤的思想,尤其是後期清流逐漸佔據主要地位,導致宋朝後期搞了一些喪權辱國的事情,但是這些在趙匡胤時期,是完全不存在的。

  同樣的一件事情,換不同的人來做,效果就會完全不一樣,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以及重文抑武,本身是沒有毛病的,結合趙匡胤自己的老謀深算,是完全可以拿捏得住,只是後人能力有限,才會出現一些不忍直視的歷史,但是這個與趙匡胤沒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