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桑落 作品

第113章:海參崴會戰(三)

在北方戰場上,連續兩週的高強度作戰使俄軍蒙受了巨大損失,雙方鋪天蓋地的炮火下,沙俄士兵堅守在陣地上,與國防軍的士兵混戰在1起。

兩週時間的攻防戰中,沙俄傷亡近兩萬人,國防軍傷亡1萬餘,為了保證北方戰場的安全,庫洛帕特金又將海參崴的兩支預備隊調往了阿爾喬姆,並且對前線的軍官將領3令5申,要求儘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傷亡,嚴禁任意驅使士兵執行送死任務。

但冰凍3尺,非1日之寒,俄軍軍官對於4意消耗手底下的士兵早已成習慣,哪怕是有意識的避免,戰場上的傷亡數字依然不那麼好看。

從6月19日會戰開始,1直到現在,已經是7月底了,戰爭開始時的15萬俄軍中,中度傷殘以上的俄軍數量已經接近3分之1,後續動員的數萬青壯年在接受兩到3周的強化訓練之後被塞上戰場,在炮火中燃燒著自己的生命。

在保證海參崴安全的前提下,庫洛帕特金手中的機動兵力已經不足3萬人了,這其中3分之1還是貝加爾湖哥薩克旅、東貝加爾湖哥薩克旅以及未來得及前往北海道的北海道哥薩克旅,這些人最多也就在戰場上騷擾和牽制敵人,大多被派到了北方前線為步兵打掩護。

……

“司令,各部已準備就緒,海軍方面亦無問題,請下令吧!”1名參謀少校走進充當登6指揮部的干城號戰列艦的指揮室中,對著1位年方35的上校說到。

此人名喚作黃光甫,第12混成旅旅長,南方特別軍司令,南方特別軍主要承擔對勒富島等島嶼的登6作戰和對海參崴要塞的炮擊,因此部隊組成比較特別,既包含了第12、16混成旅這種靈活、易於部署的步兵單位,也包含了6戰1團等海軍6戰隊,還包含了5個重炮兵團,總計84門德制、英制重炮。

尤其是其中的重炮兵團,可謂是真正的舉國之力,整個亞洲都別無2家,其中的大部分重炮類型中國自己都沒有能力生產,只能組裝。

“按照既定計劃,8點3十分,第1梯隊對甲、乙灘頭展開登6,第2梯隊準備跟上。”

“是!第1梯隊於8點3十分對......”參謀將命令複述1遍,敬禮離開。

勒富島炮臺主要應對海參崴港口航道方向,因此國防軍艦隊可以安心抵近至海岸線10公里內,不必擔心收到岸防炮的威脅。

“各艦準備,按計劃向預定疑似目標開火。”收到6軍消息的艦隊司令黃建勳點了點頭,看了1下手錶,“各戰列艦、裝甲巡洋艦主炮以4十分鐘為1單位輪流進行射擊,副炮全舷射,各驅逐艦按計劃分區射擊。”

正所謂大炮1響,黃金萬兩,戰列艦主炮這種玩意兒打1炮老貴了,除了炮彈貴,炮管壽命也有限,打個23百發就得更換價格昂貴的內膛。

就以干城號上搭載的mark9型40倍徑12英寸艦炮為例,其身管壽命僅220發,而且貴的要死。

再者,戰列艦主炮射速相對較慢,雖然威力大,但實際效果卻遠不如射速快的中小口徑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