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嗦糖的貓 作品

林海追影篇 第二章:影


                 據中國史料記載,最早是在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摺扇的身影,而後被流傳至今。

  可有不少學者和專家認為,摺扇出現的時間應該更早,甚至遠超我們的想象。

  而構成摺扇最主要的部分,正是扇骨。所謂無骨不成型,好骨百年精。就是在說扇骨的重要性。

  根據記載,以前扇骨有用竹、木製作的,還有用象牙、獸骨、牛角、漆雕等材質製造的,但青銅扇骨可不常見,尤其像尹弘手裡的這根,上面還有極其精細的鏤空雕刻,以及神獸花紋,就知道年代久遠,出自大家手筆。

  青綠色的銅花,以及上手後的質量,說明歲月淘掉了其太多價值,目前還被留下的,就剩漂亮形體而已。

  不過讓我感覺吃驚的還不止如此,而是扇骨的長度和寬度。

  一般說摺扇最外面的兩根扇骨略粗,被稱為大骨,而夾在正中那些稍細的為小骨。

  大骨和小骨之間,以及小骨與小骨間的距離叫做檔,從九檔至三十檔是比較常見的,而再往上檔術越多,扇骨的長度和寬窄、厚度也會相繼改變,目前所知最多的摺扇檔數,甚至能達到四到六十檔之間。

  檔數越高,扇骨長度會更長,厚度和寬度則要降低,否則拿在手裡會覺得既怪又重,當做擺設也是不倫不類。

  而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根扇骨,是一根大骨,長度約有三十釐米,寬度如韭菜葉,厚度不足一塊蔬菜餅乾厚,上手輕輕一晃,也會跟著搖擺。

  也不知是因為銅性失去了大半所致,還是原本便如此,也難怪尹弘會視若珍寶地貼身藏著,就算給我上手端詳,他自己也要謹慎地起身在旁盯著,比防賊還要認真。

  扇骨上的鏤空花紋除了我沒見過的神獸外,還有不少的奇異飛鳥以及流雲,而在這些畫面上,工匠還用細刀,微雕出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我一眼便認出那是竹邑族的刀體。

  自始至終,有不少的線索擺在眼前走馬燈似的,卻無法破解,歸根究底是因為竹邑族刀體沒能被很好傳下來,外界無人知曉。

  而這類秘密,竹邑族外族都不知道,只有內族人掌握著,卻不會分享給任何人,我們自然也不例外。因此每每見到這些文字,我也只能是望而興嘆,卻無可奈何。

  “這東西是你在神農架深處找到的?”我看著扇骨猜測道,“這因該是六十檔的大扇。如果全是青銅所鑄,那當年的重量可想而知。如此的一副骨架,又是什麼材料能作為它的扇面呢?”

  尹弘則隔著手帕輕輕摸了摸扇骨,說道:“你可能不信,這東西是我在神農架深處,遇到一個奇怪影子,並追了它三天三夜,才從它身上掉下來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