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職位一事,塵埃落定


                 郝仁不知道他和王曾糾結的沒幾成勝算的軍器監一事就這麼稀裡糊塗的因為趙禎的這一通怒火中燒後的意氣用事給硬生生的鋪平了道路。

  接下來的幾天,趙禎以及王曾和呂夷簡李迪等其他幾位相公關於這件事進行了好幾次的磋商。

  原本此等大事冒冒失的提出來,肯定會遭到一些守成的大臣以及反對派的意見,畢竟其中一部分人是為了想維持穩定不想輕易的改變現狀。

  理由是,祖宗之法不可變,大宋開國就是如此,沒必要因為一個人的升遷而專門設立一個職位。

  何況這個職位還牽扯甚廣。

  而另一部分則是因為此時有王曾的支持,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反對,理由同樣的也是祖宗之法不可變,大宋開國就是如此,沒必要因為一個人的升遷而專門設立一個職位。

  而王曾一黨職責據理力爭,祖宗之法也不是一定要一成不變,況且論起來,這軍器監也不是憑空設立,早在唐朝就有了,而且大宋立國之初情況特殊買入錦衣承平七十餘年,是時候改變下了。

  況且軍械製造一事,確實是有些管理混亂,除了將作監負責很小的一部分之外,

  自大宋建國到如今的趙禎親政這不到一百年裡,兵器製造大多都是由三司使中的鹽鐵使典領胄案執掌。

  但因為三司要管理的事情太多,精力有限,也不能有效地監督和管理武器甲冑的工作。

  另一方面,負責胄案的官員由於各種原因被頻繁地被調走,再加上大部分官員本身就不諳曉兵器製造之事,導致胄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兵器製造的監管僅做到“謹簿賬”而已,就是隻能保證武器製造的登記製作的賬本記錄嚴謹,其他的,就是兩眼一瞪,啥也不會了。這樣肯定會嚴重的影響了兵器生產的品質和效率。

  再加上如今承平日久,軍事上的管理比較寬鬆,若是有心之人心懷不軌從中中飽私囊,肯定是有機可乘的,長此以往,兵器品質的大幅度降低。

  到時候勢必會影響軍隊的戰力,

  這一點在歷史上確確實實是發生了的。事實上直到神宗時期的王安石變法改革重設軍器監之前,在真宗、仁宗和英宗時期,確實是出現了軍事管理混亂,武器質量一代不如一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