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悟秋懂 作品

第228章 強硬發言

 正月初九的早上,秘書科的稿件終於最後定稿。

 九點整,三幹會正式拉開帷幕。

 縣委辦主任袁中旺第一個走向發言臺,主持了會議。

 “尊敬的各位領導,女士們,先生們: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今天召開全縣三級幹部大會……”

 樑棟是倒數第二個發言:“同志們,帶著過年的餘味,迎著春天的氣息,我們槐安縣,縣、鄉、村三級幹部齊聚一堂、集中智慧、共謀發展……”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經受住了國際經濟緩慢復甦和歐債危機的外部環境,有效應對宏觀政策逐步趨緊、調控措施層層加碼的整體背景影響,遏制住了生產成本逐步上揚、要素瓶頸制約加劇的經濟下滑態勢,掌控住了人員頻繁調動、維穩態勢嚴峻的社會政治大局……”

 “實現縣域生產總值260.3億元,增長7.8%,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852.6元,增長8.1%,財政收入……”

 樑棟照著稿子唸到一半兒,突然放下稿子,面對著下方黑壓壓的人頭,朗聲道:“同志們,我們關上門,一家人,在自家人面前,我這個縣長也不怕自爆家醜。年前,我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咱們全縣十五個鄉鎮,最直觀的感受有兩點:一是人浮於事,二是入不敷出。有很多鄉鎮,連個最基本的考勤都保證不了,有的即便人按時到位了,也是喝茶看報打秋風,沒幾個真正幹實事的。到了年終,各鄉鎮應該是最忙的時候,老百姓進進出出,真正能得到有效接待的,少之又少,大家基本上是能推就推,能踢皮球就踢皮球。我想問,長此以往,老百姓還會相信我們的政府嗎?我們政府還能有公信力嗎?說到財政,全縣十五個鄉鎮,有幾個鄉鎮不是被人堵著門兒要債的?又有幾個鄉鎮不是靠借錢來給下面的人發福利的?”

 “當然,鄉里沒錢,責任主要在縣裡。但我想問的是,明明縣財政連年赤字,為什麼還要上那麼多項目?我不是反對上項目,我是反對上一些重複的、沒必要的,或者純屬面子工程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