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小雪梟 作品

第三十三章 幽州的繁榮

賦稅前所未有的豐盈,糧草前所未有的充足。

同時,幽州還富含礦產資源,如鐵礦和煤礦,為軍事生產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右北平郡內有一座巨大的鐵礦,這裡聚集了從整個幽州聚集來的鐵匠,當礦井中拉出來的鐵礦被拉出地表,立刻就會被送入高聳的熔爐。

隨著水排帶動鼓風,爐內的溫度越來越高,鐵礦中的碳含量逐漸降低。赤膊的鐵匠身上冒出細密的汗水,很快又被蒸乾。

工坊內的大缸總是要放滿井水,為這些工匠們提供一絲涼爽和水分。

當時間到了高爐打開,赤紅的鐵水滾滾而出進入模具中,映紅了鐵匠們的臉龐。

隨後便是叮叮噹噹的打鐵聲。

如今的東漢已經初步掌握了炒鋼法,可以製造出鋼材,並且在使用水排後,用水力代替人力,獲得了更高的溫度,使得鋼鐵產量獨步全球。

而劉璋的到來直接在此之上進行升級,將南北朝時期推廣出來的灌鋼法教授給了這些幽州的大匠們。其實生鐵脫碳成鋼的思路已經在一些鐵匠的實踐中出現,但他們還沒有總結出規律。而劉璋直接給這些匠人做了總結。

“凡鋼鐵煉法,用熟鐵打成薄片,如指頭闊,長寸半許,以鐵片束包夾緊,生鐵安置其上。又用破草履蓋其上,泥塗其底下。洪爐鼓鞴,火力到時,生鋼先化,滲淋熟鐵之中,兩情投合。取出加錘,再煉再錘,不一而足。俗名團鋼,亦曰灌鋼者是也。”(出自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當塑造成刀劍、矛戟、槊矢、鎧甲後,這些鋼鐵製成的裝備全方位優於那些熟鐵製成同類。

一柄鋼刀與制式的漢環首刀對砍,環首刀直接被看出豁口,無法繼續使用了。

而箭矢等更加犀利耐用,這些工匠第一次見到如此大規模地生產精鋼,全都陷入生產的狂熱之中。

而幽州給予這些工匠的待遇也引起讀書人深深的嫉妒。在各個工場工作的匠人,每日包吃住,每個月除了可觀的工錢,還給予土地上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