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欣寶 作品

第五十一章 高塬

“先登者,賞田五百畝,美人十名!”

伯聊對一眾將士激勵。

“殺!”

眾甲士奮勇上前,殺到岸上。

伯聊攻佔高塬,站在高塬之上,還能看到西方的峽谷和東方的堤壩。

聽聞穿過西方的峽谷,就能抵達水草豐美之地。(忻定盆地)

數百年前,中原動亂,夏后氏放棄中原,敗退到不周山之中(山西),商湯乘勝追擊,向西追擊。

伯聊將高塬分封給自己的長子“洺”,並安排奴隸逐漸拆除堤壩。

欣水上游的堤壩,已經嚴重影響了下游,尤其是牛丘。

吞併高塬後,欣國的總人口已經來到了三萬。

在冀西之地,人口數量僅次於鈺國。

鈺國有人口三萬五,欣國有人口三萬,羅國有人口一萬,轢國有人口八千,軔國有人口五千,其餘五國總人口三萬。

【國家:欣

國祚:121年

政體:分封制

爵位:男爵

君主:欣聊(男、51歲)

國都:欣邑

人口:31286

城邑:10座,欣邑(國都)、南欣(君主直轄)、枯邑(君主直轄)、東欣(欣聊長女嬈的封地)、高塬(欣聊長子洺的封地)、亳邑(亳氏一族封地)、牛丘(牛氏一族封地)、月谷(南欣氏一族封地)、泉邑(泉氏一族封地)、戎丘(公女婻的封地,也稱“公女氏”)】

南欣氏是跟伯聊換了地,他們原本的封地在南欣,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子龍鳴。

由於跟伯聊換地的南欣氏家主還活著,所以並沒有立刻改氏,暫時依舊是南欣氏。

至於欣聊妹妹婻的封地戎丘,由於她是國君龍游的女兒,因此,婻的後人也將以“公女氏”自稱。

這些個欣國貴族們這個氏那個氏,其實都是一家人,都是聖祖欣的後裔。

……

又四年後

欣國一百二十五年春

周穆王壽終正寢,其子繄扈即位。

這十幾年來,穆王先是兩次南征荊楚,第一次降服了楚國,第二次又降服了荊楚眾多土著部落。

此後,又遷都鎬京,以此加強對西戎的防備。

並完善周公制定的諡號體系,規定統治者只有死了以後,才能由後人根據一生功績來確立諡號,而不能在自己活著的時候自己給自己取諡號。

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文武,嚴格意義來說,其實都不能算諡號,應該叫“神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