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欣寶 作品

第四十七章 戎丘

富商出身的國君夫人白白,用做生意的思維來幫助國君治理欣國。

“如果我們對民眾說,收取他們手中的糧食作為賦稅,他們肯定不願意,還會怨恨國君,認為國君是橫徵暴斂的暴君,但如果我們把女人拿出來拍賣,讓民眾拿手中的糧食來競拍,他們大部分人是願意的,還會歌頌國君是有德之君。”

在白白的這種治理下,國人們甚至經常自發地到郊野之地捕捉野人,帶回國中拍賣。

奴隸貿易規模擴大了,各種犯罪問題也因此變多了。

一些非法商賈,居然拐賣良家婦女,把欣國民眾拐賣。

隨著欣國不斷發展,以前從來沒出現過的問題開始不斷出現。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又不得不制定越來越多相關的刑律。

以前那種小國寡民時代,根本不會出現這種事,大家老死不相往來,一輩子都互相不認識。

“十二金鼎法已經不夠用了,我們需要制定更多的刑律。”

白白在欣聖祖的“十二金鼎法”基礎上,又鑄造了“二十四金鼎法”,也就是鑄造二十四尊金鼎(青銅鼎),在鼎面上銘刻刑律法條。

世子伯聊押送著俘虜們回到欣邑。

河舟從欣水駛入欣湖後,靠岸到碼頭。

碼頭上,可以看到幾百個勞工,正在賣力地搬運各種物資。

他們有些是國家奴隸,正在為國君搬運物資,有些是私人奴隸,正在為自己的主人(主要是貴族、卿大夫)搬運東西,有些是過來給商賈幹活的平民,靠著幹苦力活,賺點辛苦錢,補貼家用。

昔日清澈的欣湖,不知不覺中,這些年,湖面上開始出現了各種生活垃圾。

欣邑民眾的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欣湖,讓欣湖靠岸的邊緣地帶,湖水散發臭味。

就連欣山,也因為常年被民眾狩獵,山林中的野獸都快要死絕了。

奴隸們被捆綁雙手,在甲士的監管下一個個上岸。

到了奴隸關押之地,有侍女提著一桶桶冰涼的泉水,為這些奴隸簡單清洗身體,然後統一換上單薄麻衣。

馳鳴氏首領的女兒“煙”被帶到拍賣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