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欣寶 作品

第二十四章 阿豪

實際上,公田和私田犬牙交錯,雖然各國的主君一直在想辦法用邊緣的公田去從國人和平民手中換取位於中間位置的私田,以此讓公田儘量連成一片。

但是,這種井田制只存在於擴張停滯這個前提,只要諸侯們還在擴張,還在向外開墾更多荒地,就無法形成中間公田,四周私田的理想狀態。

之所以不搞農稅制,而是實行公田制(井田制),主要是因為生產力低下,農業收成非常少,收成多少主要看老天爺,至於農民的積極性,則可有可無。

無主的荒地大片大片都是,與其實行農稅制,不如帶著奴隸開墾更多荒地。

並且,到處都是無主的荒地,想要統計田畝,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若是收取農稅,農民大概率會直接逃荒,換個地方重新開荒。

無主的荒地太多,沒辦法直接控制田畝,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控制勞動力。

靠近欣水的肥沃土地已經被主君劃為公田區域,龍敖正指揮著奴隸們在欣水河畔開墾農田。

阿豪只能向著欣水的支流杵水前行,在杵水河畔開墾屬於自己的私田。

杵水只是一條小溪,水深僅僅到膝蓋的位置,河道寬度不過十步的距離。

跟他一樣在這裡開墾私田的平民也不少,他們各自商量好自己的開墾範圍。

“那塊地方是我要開墾的田畝,你若是想要開田,就去上游或者溪水對面吧。”

一個牛丘農夫阻止了想要在這裡開荒的阿豪。

溪水上游水流湍急,並且都是高山,溪水對面則是牛丘土著人的地盤,那裡相對而言比較危險,隨時會被牛狄人襲擊。

“可否讓我挖一條水渠引水?”

阿豪不願意去上游,也不願意去小溪的對面,他想要穿過其他農夫的開墾區,挖一條簡單的引水渠。

“自然可以。”

其他農夫並沒有阻攔,挖水渠,他們也能獲益。

大夫龍敖從欣邑運來了許多糧食,並且免費分發給正在開墾私田的農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