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欣寶 作品

第二十二章 杵役

只有那些心懷杵人祖先的頑固派,還在負隅頑抗。

“見過大王。”

一些支持王子騶(杵騶、外孫騶)的杵人,紛紛來到欣國在牛丘的軍事據點,向騶表忠。

為了儘可能地安撫杵人,降低他們的反抗情緒,欣沒有以主人家的姿態接待這些杵人,而是讓自己的外孫騶坐在主位上,讓自己的女兒餚坐在主位旁邊,自己則跟其他杵人一般,坐在下方的位置。

這是向杵人表明,我欣國不是來征服你們的,不是來統治你們的,不是來當你們主人的,只是來協助你們剷除叛軍的,只是你們請來的友軍。

“欣君,聽聞叛軍正在跑去鳩人的地盤,與鳩人勾結,還請欣君為我杵國平叛。”

國母餚作為欣的女兒,此刻卻以主人家的姿態請求欣。

這不是她不尊敬父親,而是欣私底下要求她這麼做的。

如果讓杵人看見王子騶和國母餚居然對欣言聽計從,他們會怎麼想?會不會覺得欣想要控制杵國?會不會覺得這是在引狼入室?會不會因此就不肯支持欣?

當初武王伐紂之時,同樣對武庚非常尊敬,絲毫沒有把自己當主人家,仿若是武庚的臣子般,對待那些投誠的殷商貴族,也十分尊敬。

直到周人在中原的統治逐漸穩固後,武王才露出自己的真面目,開始慢慢削弱殷商貴族們的權力。

“杵國自古以來就是我欣國友邦,如今友邦有難,在下豈能不幫?”

欣沒有因為對方是自己女兒就輕視,而是給足面子,主要是做給在場的杵人看的。

不僅如此,欣自始至終說的都是杵人的語言,而不是說欣人的語言,更不是說周人的雅語。

用盡一切辦法,讓杵人感到溫暖,拉攏杵人,用杵人打壓杵人,讓杵人幫助自己征服杵人。

不久後,杵人叛軍在鳩人的幫助下,選擇主動出擊,前來進攻欣國在牛丘的據點。

一百多個杵人叛軍,加上兩百多個鳩人勇士,將近四百人。

反觀欣,只有七十個帶甲的國人精銳,以及一百個投誠的杵人士兵,一共只有一百七十人。

這是自欣國立國以來,除了有蘇氏入侵那場戰役,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

而打敗有蘇氏,主要是依靠沼澤和其他諸侯的援軍。

現在,一切都只能依靠欣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