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粽子 作品

77.第77章 綢緞鋪(李王氏)

我央著趙管家借用了木匠,如今造了十臺。聽聞已經有了腳踏繅絲車,只是未見過,聽說繅絲時就可以騰出兩隻手來進行索緒、添緒,速度又比手搖繅絲車快了許多。同時還能將煮熟繭移入溫水盆中繅絲,並在絲框下放置炭火盆,使繅出的生絲立即乾燥。

我見繅絲費時,又無大利潤可賺,不若教會莊戶,以後只收生絲,如此既能增加莊戶收入,也能減少鋪子上積壓,甚至織成綾羅綢緞,按照好壞都可收上來。以後鋪子上仍按照莊主要求只做成衣、刺繡、也可做些印染,織些好紋樣綢緞。”

趙禎點了點頭道:“我也去外界打探一番,是否有你說的這種繅絲車。”

王巧聽了道:“若是有腳踏繅絲車,以後養蠶還能再多些。不僅如此,以後若有好的織娘,成立個織造作坊,專精此項,更好些。”

趙禎聽了,點了點頭,想法確是好,可惜現在還不具備條件。織娘也要慢慢尋找,現在只能是織些素錦。

說話間,王巧引著趙禎二人去了後院,十幾個婦人正在繅絲,邊上還圍著好些人。王巧從袋子裡抓出一把蠶繭,捧在手上,對趙禎道:“莊主且看,這些就是上好的繭子。”

又指了指旁邊另一個框子裡的蠶繭道:“那些就是下等蠶繭,都是不能繅絲或者不容易繅絲的,雖然不能繅絲,卻也可以同蠶衣一樣,作為絲棉和絹紡原料。”

說著撥開一個蠶繭,對趙禎祥細說了繭衣、繭層和蛹襯等各部分用途。

趙禎這才知道,只有蠶層可以繅絲,並非一整個蠶繭。繅絲要經過剝繭、選繭、煮繭,才能通過繅絲車將蠶絲從蠶繭中抽離。

繅絲的婦人一邊演示,一邊教導身旁環繞的眾人,如何索緒、理緒、集緒、拈鞘、繅解、繭絲繅完或中途斷頭時的添緒和接緒,甚至是生絲的卷繞和乾燥,都一一演示說明。

不時讓人到繅絲車前體驗一番,趙禎在邊上看了一回,王巧找來的這些婦人,教導的果然細緻,自己在邊上看了,都有會了的感覺。

看完教導繅絲,趙禎二人又回了前面鋪子裡。趙禎說道:“既然已開始教導繅絲,先不用管腳踏繅絲車一事,還是要多做手搖繅絲車。元禮,你讓木匠師傅們做一批繅絲車,山上木料不少,學會了的都送上一架,以後有了腳踏繅絲車,有願意用的,做出來,讓其購買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