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徐徐 作品

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遁去

“呃,當然了,如秦王殿下這般,是綜各所長,智勇雙全……”

“哈哈哈!”不知道何時出現的李世民大笑道:“懷仁過謙了,顧集鎮外八百衝陣,涇州大捷率中軍進擊,更有三日兩夜遠邁數百里雪夜下蕭關,難道不也是智勇雙全之輩?”

“過譽了,過譽了。”李善行了一禮,“何能與秦王殿下相較。”

“所謂勝負,決勝的絕不僅僅是將才,糧草、軍械、軍心種種都能成為決勝的因素。”李世民侃侃而談道:“但若是其他都齊備,能夠取勝,看的是主將的擇機。”

杜如晦點頭道:“正如淺水原、虎牢兩戰,殿下施展手段,疲敵良久,方迅勐出擊,此為擇機。”

“懷仁亦如是。”李世民笑著說:“涇州一戰,中軍進擊,大潰突厥,絕非巧合。”

凌敬忍不住開口道:“殿下覺得顧集鎮一戰,也是懷仁擇機得當?”

李善向凌敬丟了個白眼過去……這都好幾年了,當年顧集鎮一戰的細節早就廣為流傳,人家頡利可汗都已經準備撤兵了,而李懷仁卻覺得守不住了,出城拼死一搏,才引發了那場突厥大敗。

公開場合,李世民不好與李善走的太近,說笑幾句後與眾多心腹漫步向前,而李善很自覺的留在了後面與鄭善果掰扯。

這麼多紅磚啊,雖然單價不貴,但也是錢啊,總不能讓我白白忙上一趟吧?

鄭善果哭笑不得,“營造採買,要麼是將作監,要麼是少府,怎麼可能是戶部出錢?”

“那日陛下說了,將作監日後還是要從日月潭採買紅磚……現在他們早就看清楚配方了,心裡哪裡願意!”李善不依不饒道:“少府的廬江郡王那廝與某不對付,不找戶部找誰?!”

鄭善果連連搖頭,錢是小事,但這不合規矩啊,戶部是不可能與個人,或者商戶直接聯繫的,必須從將作監、少府轉一道手。

前面那塊兒,李世民帶著人兜了一圈,笑著說:“懷仁說的也的確在理,若是狂風暴雨,那帳篷可頂不住,還請凌公、克明與叔寶一同商議,在谷口內外修建營房。”

其實這也是正常的,仁壽宮其實也是這樣,天台山上與山腳處都有宏偉的宮殿群,但外圍有大量的供給軍隊駐紮的區域。

秦瓊應了聲,指著長長的磚牆,“殿下,紅磚堆砌,擺放也不麻煩,倒是可以佈置一二,以做防禦。”

“嗯。”李世民贊同的點點頭,轉頭問:“志玄,記得涇州一戰尾聲,懷仁也是以紅磚拒敵?”

“是。”段志玄解釋道:“當日魏嗣王殿下率中軍進擊,突厥大潰,後樂安郡公闞陵率陌刀隊再次大敗突厥,在原州百泉縣以東,突厥試圖回擊。”

“魏嗣王命後軍運送大量紅磚,堆砌成長短不一,前後錯亂的磚牆,使得突厥騎兵難以施展聚散之術,磚牆後佈置了精銳陌刀手與弓弩手,兩側補之重騎,萬餘突厥輪流進擊,也無濟於事。”

李世民微微點頭,李懷仁其人多有涉獵,常旁徵博引,迭出奇謀……如何安置李善,也是讓李世民挺頭痛的。

雖然李世民一再二再而三的向凌敬、李善保證,孤願用之,也敢用之,但實際的問題還是存在的。

可以說,從戰功上來說,除了李世民本人,滿朝找不出第二個能壓得住李善的大將,若是李善再度領兵,必然是軍中主帥……就算是李靖只怕也只能領偏師了。

李世民倒是不怕李善功高震主,但也要考慮到平衡,自從洛水一戰之後,那麼多曾經縱橫南北的大將基本上就再也沒有上過戰場了,跟著自己那麼久,難道自己登基之後,還不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嗎?

但以李善的功勳來說,若是入朝,必入中樞,李善的年紀實在太惹眼了,本朝除了自己這個尚書令之外,還沒有年未過五十而為宰輔的。

而且李世民也私下與凌敬討論過,似乎李善本人對處理政事,手握大權並沒有什麼興趣。

李世民一邊聽著下屬的討論,一邊在想這些日後的事,或許可以先重用蘇定方、凌敬、張仲堅甚至馬周,待得懷仁年長後再啟用?

而此時的凌敬也在想亂七八糟的事,已經二十多天了,目前還沒發現什麼端倪,而懷仁卻折騰出了這道磚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