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徐徐 作品

第六百四十八章 最後一戰(上)

換句話說,唐軍選擇了一個最適合自己,同時也最大限度削弱對手優勢的戰場。

唐軍可以肆無忌憚,從容不迫的輪換衝陣,突厥輕騎在這方面完全無法和裝備精良的唐騎相抗衡,東側還稍微好一點,畢竟地勢開闊,但西側……蒼頭河邊,突厥既攔不住精騎的突擊,也沒辦法以騎術相避。

戰爭的本質就是如此,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長處,最大限度限制對方的優勢,使勝利的天平向自己一方傾斜。

張士貴低低呢喃了幾聲,他有點疑惑……自百年前阿史那一族興起,突厥取代柔然,長城再也不是庇護中原的圍牆,處處殘破,頡利可汗為什麼在大敗之餘還如此死撐,為什麼不越過長城,一旦進了草原,唐軍很大可能不會貿然追擊。

此時此刻,中軍之內,這幾日一直面目猙獰,殺氣溢於言表的李善似乎恢復了平日的溫和,笑著讚道:“若非三郎,縱然定方兄也難為之。”

看似溫和,但卻如同一柄染血長箭,半截入鞘,半截展露鋒芒,扎眼的很。

李楷微微點頭,“張三郎謀劃得當,懷仁擇人得法。”

就像闞稜猜測的那樣,蘇定方縱有名將之姿,但畢竟對雲州不熟悉,是曾經久居雲州的張仲堅建言,才順利或運氣的將頡利可汗堵在了這個狹長的地帶。

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並不容易。

前日大敗而逃後,頡利可汗並沒有放棄,他在苦思之後選擇了一個地點,一個最可能讓他聚集兵力的地點……不攜大軍而歸,如何能維持自己在草原上的地位?

從朔州到五原郡,有無數條道路,其中有一條路位於雲州西北側,左雲縣城西北方向百里處,殘破的長城有一道寬數里的缺口……這條路沒有什麼特別,但卻是通往五原郡速度最快的一條路,而這個缺口是必經之處。

頡利可汗決定在這兒召集兵力,因為他知道四散奔逃的突厥騎兵大部分很可能會選擇這條路,因為雲州西側的蒼頭河長達數百里,又沒有橋樑,難以飛渡。

也正是這個原因,熟知地理的張仲堅才提出了這個方案。

六月八日,掃蕩遊騎的蘇定方率唐軍突然急襲長城缺口,正在整軍的頡利可汗雖然有所防備,但薛萬徹、薛萬均兄弟勇不可當,狂衝勐打,突厥騎兵習慣性的展開隊列應敵……早有準備的蘇定方順勢由東向西,將突厥軍逼向西側,將其半封鎖在長城、蒼頭河附近的狹長地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