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徐徐 作品

第五百五十五章 公平吧?

“還算不錯。”張士貴點頭道:“當年在蒲州與爾朱仲珪相識,其人性情謙和,處事精細,料理折衝府無需某襄助。”

武德二年,張士貴隨李世民渡龍門入河東,在蒲州結識爾朱義琛……說起來也巧,那場戰役他最耀眼的功績就是擊潰了試圖反擊的何小董。

何小董潰敗北逃,殘部凋零,而沒有隨劉武周、宋金剛入河東的苑君章就此上位……

聽同僚提起爾朱義琛,張公瑾點頭贊同,同為僅次於代州總管的屬官,代州長史李善是實際的執掌者,自己這個代州別駕主責軍屯,而同級別中的代州司馬爾朱義琛幾乎看不到有什麼動作,如今率小股士卒駐守崞縣,主責折衝府。,

雖然說遷居代州、猩州的青壯名義上都是折衝府的府兵,但實際上這些年代州因為常受侵襲,向來是以常備軍御邊的,若戰事慘烈,或難以抵擋突厥,朝中會北調河東道府兵……這也是李淵為什麼在河東南北兩地分設幷州總管、代州總管的原因。

總的來說,北上赴任的將校中,除了第二批還沒有得到授職的張士貴,就屬於爾朱義琛最沒有實權……但今日張士貴細細觀察,似乎這位代州司馬並無不滿之處。

兩人閒聊了幾句,突然外間有聲響,親衛入內稟報,“邯鄲王相召。”

張公瑾起身,無奈的呻吟了聲,“又是哪兒……”

親衛提醒道:“還有中郎將。”

“還有我?”張士貴有些意外,李善這些天一直在代縣、五臺縣、崞縣三地來回打轉,但至今還沒有召見過自己。

李善其實沒有入五臺縣城,而是在軍屯的一處村落歇腳,就坐在村口的一處樹樁處,垂下的右手不自覺的摩挲著刀砍斧剁的痕跡……顯然,這是不久前才被砍斷的。

估摸著是遷居來的民眾砍下來搭建屋宅的,雖然磚廠那邊一次又一次的擴建,而且產量、質量都得到了不小的提高,但李善早在年初就控制了出售量,年後遷居的民眾大都不能享受磚宅……不過以如今的氣候而言,半年內都沒什麼大問題。

只是有點可惜了,李善低頭看了幾眼,看這年輪說不定是好幾百年的老樹……放在後世,那是得圈起來的。

“別駕、中郎將來了。”

耳邊傳來王君昊的提醒,李善轉頭瞥見了張公瑾、張士貴,他點點頭道:“讓薛萬徹、常何過來吧。”

“拜見邯鄲王。”

“拜見邯鄲王。”

李善笑吟吟的寒暄了幾句,對張士貴一如既往的親善,心裡卻在想,這傢伙也有點耐不住性子了……但這等事,不是自己一個人做主的,不過也快了。

按道理來說,張士貴之前是天策府統軍,此次是以左武衛中郎將的身份赴任代州,理應入軍……但是之前段志玄能入軍為騎兵副總管,但張士貴不可能。

張士貴資歷頗深,又數度曾獨當一面,官銜不在蘇定方之下,還有開國縣公的爵位……關鍵時刻,蘇定方未必是其敵手。

很顯然,李善是不會允許代州軍的軍權旁落,所以前些時日離開雁門關之後,張士貴隨李善在代縣轉了一圈後果斷南下在五臺縣落腳……因為蘇定方就是駐軍代縣。

張士貴這是顯示心跡……絕無相爭之心。

但之後李善一直沒有什麼安排,張士貴也不免心急,前日突然啟程去了崞縣……名義上是因為遷居五臺縣民眾頗多,襄助代州司馬爾朱義琛整理府兵名冊。

這個試探的意思很明顯……李善當然看得懂,張士貴是在說,你話說的好聽,不會拿我開涮吧?

不過,雖然快了,但今天李善要做處置的不是這件事。

有人搬了幾個胡凳過來,張公瑾、張士貴、蘇定方、薛萬徹、常何等人分左右坐定,雖然立場不一,但最喜歡挑事的段志玄已經滾蛋,眾人還是有話聊的。

比如張士貴和常何是老鄉,而且當年洛陽大戰兩人雖然地位高低不同,但也算同僚,特別是張士貴任騎兵總管,常何曾經一度為其直屬麾下將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