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徐徐 作品

第一百一十二章 範願

清河張氏,乃漢初三傑的留候張良之後,南北朝期間出仕南燕、北魏、北齊、北周、隋,多有刺史高官,是貝洲僅次於崔氏的大族。

範願咬著牙陰測測的繼續說:“河陰故事未必不會重現。”

這位少年郎名為張文瓘,聽到這句話神色微變,卻閉上眼睛沉默不語。

當年河陰之變,多少世族子弟被屠,隴西李、趙郡李、太原王、滎陽鄭均有多名子弟遇難,次一級的世家子弟更是數不勝數。

範願以此相脅,可以說是撕破臉了。

但張文瓘還是不肯點頭應下,自武城縣倒戈相向後,武城張氏被逼著供給糧草,被逼著出人出力,這都算了,但投入劉黑闥麾下……這是可能使全族衰落的。

清河張氏祖上多有高官,但在隋末唐初的時刻,只有張文瓘的父親張虔雄出仕,任陽城縣令。

陽城,隸屬關內道澤州,是李唐的基本盤……這也是範願選擇張文瓘的一個原因。

範願早年在武城縣衙任小吏,後跟隨竇建德,又推舉劉黑闥上位,他認為竇建德的失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拉攏那些世家大族。

當然了,竇建德出身太低,實在拉不動……不過範願認為,竇建德手段太過優容,太講究仁義,如果手段狠一點,未必不行。

範願不敢去招惹五姓七家的清河崔氏,所以選擇了武城張氏,張文瓘的父親是陽城縣令,出仕李唐,正是個殺雞儆猴的合適目標。

而張文瓘雖然年幼,卻很是跳脫,去年虎牢關一戰後,唐軍入河北,張文瓘歡呼雀躍……

當然了,除此之外,範願還有個理由……武城唐軍捕殺範興一行,就是張文瓘慫恿的。

幾日前,範願抵達武城,查探詳情,第一件事就是搜捕張文瓘,試圖以此人為突破口,讓清河張氏舉族歸附。

就算不能成功,張文瓘之死,也能震懾那些首鼠兩端的各州世族。

長時間的沉默,天色已然漸漸微亮,任憑範願威逼利誘,張文瓘始終一言不發。

範願終於不耐煩了,“當年夏王經略山東,對清河張氏多有優容,去年虎牢關一戰後,張虔雄立投李唐。”

“九泉之下,要怪就怪你父……”

話未說完,外間有人高聲傳報,聲音帶著驚恐和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