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夫子本尊 作品

第五百六十四章 經營海外領地

這麼大個帝國,只有一千多萬人口。

雖然如此,在當時的時代,大涼帝國儼然已經是人口大國。大梁佔據了亞洲地區最適合農耕的地區,人口也不過千萬。

畢竟,那時候耕地產量太低,養活不了太多人。

人口超過臨界點,不是引起饑荒,就是因饑荒引起戰爭了。

但陳長生創立了大涼帝國之後,情況就不同了。

陳長生帶來了高產的小麥、馬鈴薯和地瓜等農作物和現代的農業技術,而且還大力興修水利,推廣農機具的使用,在河西和隴西、冀州北部,幽州南部的農業帶,黍米畝產已經能達到四五百斤,小麥更是能達到六七百斤。更何況還有玉米,大豆,紅薯,馬鈴薯等雜糧做補充。

北方的牧區也為大涼提供了大量的牛羊肉等畜牧產品。

大涼已經能養活起比之前多幾倍的人了。

更重要的是,大涼帝國是工業國,國內已經建立起了鋼鐵,機械加工,石油石化,紡織等產業,產業工人達到了近兩百萬。

經濟的騰飛也帶來了城市的發展。

各大城市都有錢去搞基建,過去被戰爭摧毀的民用設施要新建,老百姓有錢了,要蓋房。

以後,大涼還要修鐵路,修高速公路,修電站,建立更多的加工廠,這些都需要大量勞動力。

大涼帝國總人口才一千多萬,男人不到千萬,十五到六十五歲的能勝任勞動的人口五六百萬。整個大涼帝國,就靠這些人負責征戰,耕種,生產,建設。

可想而知,陳長生是多麼渴望人口的增加。

從大涼帝國建國到現在,因為生活條件好了,衛生醫療也上去了,所以新生兒出生了一大批,足有好幾百萬,每家每戶都有五六個孩子,但這些人口還需要幾年之後才能進入社會。

這也是陳長生為什麼要搞“上山下鄉”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在極力的壓榨著這個國家每一個可以利用的人員。就算你爸是李剛,是陳長生,也得出去搞國家建設去。

大涼本土人力資源都這麼緊張了,所以陳長生也沒有發力要把寶貴的人力資源送到海外領地去。

但這次吳廣提出要讓大涼多派些人過去,又觸動了陳長生那根神經。

光佔領不行,讓當地人稱臣納貢雖然是一個方法,但不長久。一旦大涼帝國本土出現問題,那些邊遠的飛地就會失去管控,最終從大涼帝國分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