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愛恨都不純粹才會痛苦

處處對她要求設限、張嘴閉嘴就是為你好的人還是他們;

“你要好好讀書啊,只有考上好大學,你才能夠有個好出路。”

“這個衣服根本就不適合你,你幹嘛就非得穿它呢?”

“怎麼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好?我們辛辛苦苦掙錢供你讀書,難道就是為了讓你變成一個廢物的嗎?”

“你要去考公務員,考上公務員以後你在相親市場裡面才能夠拿得出手。”

“不結婚?不結婚你老了以後怎麼辦?”

“你幹嘛擺這種臉色?我們不還是為了你好嗎?”

“我們為你付出,為你犧牲自我,也不要求你以後能夠怎樣回報我們,只是希望你能夠過好自己的日子。”

可真的如此嗎?

趙別枝忍不住在心裡問。

僅僅如此嗎?

說到底,還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吧。

想要通過對孩子、後輩的教養來達成自己做不到的事,獲得自己取不到的成就。

孩子、後輩不需要有自己的人格,只需要成為長輩意識的延伸,說難聽點就是長輩的提線木偶。

人情關係、父母付出的心血、流淌在血管裡無法割捨的親緣,交織成了一張大網,網住了東亞家庭裡的孩子們。

沒有辦法真正去愛,因為被漠視的委屈實在太多;可又沒有辦法完全地恨,因為打斷骨頭也還連著筋。

正因為愛和恨都不夠純粹,所以才會痛苦。

*

“我懶得和你說!”陳師傅丟下這樣一句萬金油一般的話後,就忿忿不平地離開了房間,只留下趙別枝一人沉思良久。

其他幾人和節目組的溝通也並不怎麼順暢,主要原因還是今天廖欽和陳師傅突如其來的爭執。

也不知道是誰把這段直播切片放到了網上,現在微博上對其議論紛紛,甚至鬧上了熱搜。

下面的網友們幾乎都是一邊倒的指責陳師傅老頑固、不識好歹、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甚至於還有過激言論直接掃射整個非遺傳承的領域,認為正是因為老一輩這種固步自封的思想,才使得非遺傳承在現代無法進行深入的融合創新,以至於瀕臨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