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草莓滯銷,幫幫我們

 “誒?姨你今天咋一個人,王嬸李嬸她們呢?”

 趙別枝一邊將東西從車上往外拎,視線則是在空落落的院子裡掃了掃。

 王嬸和李嬸是張嬸的好友,幾乎天天都來她家打牌,之前的細胞分裂素就是李嬸勻給他們的。這難得一次沒見到人,趙別枝感到頗為意外。

 “別提了。”張嬸擺擺手,“王翠花她們家種的草莓最近熟了,結果根本賣不出去,賣給果販子才五塊錢一斤,本都收不回來!”

 她說著又想起了什麼,忍不住嘆了口氣。

 “之前村那頭的老周家種了草莓賺了不少錢,其他人看到種草莓賺錢也都跟著種,結果果販子根本收不了這麼多草莓,說是保鮮時間短,運輸貴。挑到鎮上去賣也賣不掉,這草莓賣貴了誰吃得起啊。”

 她說的倒是沒錯,趙別枝上輩子當公務員下鄉的時候也經常鼓勵那些農民種植一些經濟性高的作物,但往往沒幾個人會相信她說的話。

 對於這些一輩子都在跟土地打交道的農民們來說,他們常常自認為已經是種地方面的專家,突然來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幹部對他們習以為常的耕作模式指手畫腳自然不愛搭理。

 趙別枝也不惱,只要著重挑出幾家有可能說動的農戶,等他們把作物賣出好價錢賺了錢,其他人看到之後不用別人多說什麼,自己就趕緊跟風去做了。

 說到底,他們就不信城裡人畫大餅那一套。你把粉色的百元大鈔實實在在地擺在他面前,他不光願意嘗試,而且跑得比誰都快。

 不過很顯然,這些農民們一股腦地跟風種草莓其實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供需關係。

 誠然,草莓的確是一種經濟性很強的水果,在市面上一斤通常都能賣到十塊以上的。

 不過前期的大棚搭建、草莓母株培育、施肥防病害都是又花錢又費精力,算下來一斤草莓的成本都在六七塊左右了。

 如果能賣到十塊一斤的話,最終的利潤還是十分可觀的,畢竟草莓畝產數高,損耗率也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