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奏摺

 回到乾清宮,朱棣的臉色仍舊陰沉。

 王景弘見狀便在一旁說道:“陛下,陳大人也是年輕氣盛,您犯不著和他置氣。”

 “要說這個陳默也是個聰明人,之前公然駁斥扶桑使團,讓他們顏面盡失,而且還發明出了狼筅,現在已經準備投用在朝鮮戰場上。”

 “只是可惜他偏偏是方孝孺的弟子,偏偏繼承了和他老師一樣的倔脾氣。”

 “靖難遺孤,這件事情朝中多少官員都不敢提起,可他卻偏偏有這個膽量,竟然敢當著朕的面來提起此事,他這不是故意給朕難堪嗎?”

 “陛下,奴婢以為陳大人應該不是這個意思。”

 “如果從嚴格意義上劃分的話,那他和他的老師也全都是靖難遺孤,如果他真想和這件事情撇清關係,那他就不應該主動提起此事,而是應該大事化小,作壁上觀。”

 “可能事情真的如他所說的那樣,他這麼做的目的真的是為了天下的莘莘學子,而陛下剛剛的反應……”

 “你是想說朕的反應有些太過激了嗎?”

 “奴婢不敢!”

 “這件事情就算有人提起,也絕對不應該是他和老大。”

 “你知不知道這件事情的背後涉及到了什麼?這件事情的背後涉及到的是朕與那群腐儒的爭端!”

 “李宗元,趙剛之流從前朝開始便受重用,他們在朝中的勢力早已經是盤根錯節,根基深厚。”

 “之前對扶桑作戰的事情,他們就已經極力反對,如果不是朕力排眾議,堅持要對扶桑作戰,恐怕他們還會將事情鬧得更大。”

 “現在這件事情也是如此,不過陳默有句話說的沒錯,這群人全都是前朝官員,和靖難遺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如果靖難遺孤真的被赦免,那在日後的史料上,他們也未必會比這好到哪去!”

 聞聽此言,王景弘無奈嘆了口氣:“雖然我們都知道陛下發動靖難是為了祖宗基業,可是百姓多被矇蔽,他們想不到這麼深層的問題。”

 “陛下,要不然此事還是算了吧,陳默已經被您革去官職,他日後也再掀不起什麼風浪,就讓他安安心心在翰林書院好好教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