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倭國使臣

 “你們可能會認為這普天同慶的大喜之日,朕提及見聞之事,可能頗有些晦氣。”

 “但是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朕既然已經坐下此事,那就不怕天下百姓評說!”

 “自今日始,天下百姓不必再對建文二字諱莫如深,我大明沒有文字獄,也沒有怕受千夫所指的昏庸帝王,另外不妨告訴各位,為朕草擬這封登基詔書的,就是方孝孺之徒,陳默陳子秋!”

 朱棣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的目光頓時全都投到了陳默的身上。

 陳默在這一刻彷彿成為了奉天殿上的焦點。

 但他仍舊如標槍一般,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享受著眾人目光的洗禮。

 “陳子秋師承於方孝孺,性格如他老師一般剛強,敢於直言納諫,不會受人唆使,更改意願,我大明文士若皆能如此,何愁天下不興!”

 “陛下明鑑!”

 朝堂上的各位官員口呼明鑑,而這一呼百應的感覺也著實是讓朱棣的心中暗爽了一番。

 他微微頷首,面帶笑意:“想來各位都已經看到了,你們的身上穿著的都是各式朝服,可這位陳公子設置上穿著的卻是這之前命人為他量身打造的禮服。”

 “如今他站在各位身邊,明顯有些格格不入,為防止他稍後受到番邦使臣們的嘲弄,朕決定冊封他為禮部員外,官從六品,希望你日後能夠謹慎為民,成為天下學子們的表率!”

 陳默聞言,連忙屈膝跪地:“學生陳默,敬謝陛下!”

 冊封結束,王景弘親自為陳默送上了一套官服。

 穿上這套官服以後,他便成為了奉天殿上文武百官中的一員。

 等到一切步驟全部進行完畢以後,朱棣這才命各地藩王和各國使臣分別覲見,而覲見的使臣中,多數都是大明的附屬國。

 這其中少部分國家之前雖然並未與大明建交,可是現在卻因為某些外部壓力而不得不選擇臣服於大明,藉助大明的羽翼庇佑自己。

 對於這些覲見的使臣,朱棣全都來者不拒。

 陳默站在堂上心中默數,從開始召見使臣到現在,大明周邊的小國幾乎都已經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