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查案的原因

 比起我大清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差的老鼻子遠了。 

 聽到他的話,劉莫邪心生好奇:“這話說的前後矛盾,你準備怎麼處理這些人?” 

 朱樉嘆了口氣:“等鐵鉉調查回來,把不做事的統統按大明律處置,做事的那些人就讓他們交贖罪銀吧。” 

 贖罪銀這個新名詞,讓劉莫邪愣住了,過了一會兒才回過味來。“你不會是想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吧?” 

 在劉莫邪看來,朱樉的做法與黑吃黑無異。 

 朱樉笑著解釋:“他們搜刮百姓的民脂民膏,我再將他們搜刮上來的錢以別的方式還給平民百姓。” 

 “這應該叫取之於民,又用之於民。” 

 劉莫邪很不理解他的行為,“你將他們明正典刑,以後還會有人敢貪嗎?” 

 劉莫邪雖然是御賜的女秀才,沒踏入過官場。在她看來,將貪官汙吏統統剝皮實草,以殺止貪才是最解氣的。 

 朱樉認真說道:“官場不是打打殺殺,官場是人情世故。貪婪是人的本性,就拿咱們大明舉例,一個官員如果連溫飽都混不上,那他會不會去貪汙?” 

 “所以說水至清則無魚,你永遠無法保證下一個會是清廉的好官,還是比上一個更貪的貪官。” 

 他的說法,讓劉莫邪有些不能認同:“一個七品知縣的俸祿每月有七石五斗,換在平民百姓可以養活三戶人了。貪汙那麼多銀子,他們吃得完嗎?也不怕被撐死。” 

 “你的看法太片面了,如果科舉取士,這些進士老爺們都是讀書人出身。被吏部分配到了地方,他們這些書呆子大多都處理不了政務,久而久之只能依靠下面的小吏治理地方。” 

 “可是小吏通常是本地人世襲,縣太爺不想被忽悠的話只能請外援,於是有了師爺這個行業作為知縣的幕僚。可是一個合格的紹興師爺每個月就要五兩銀子,比你一個知縣的俸祿還高換做是你,你會怎麼做?不還是得一個字——貪。” 

 朱樉的解釋聽在劉莫邪的耳朵裡,讓她一個讀聖賢書的女子無法接受。“說到底你還是為那幫貪官汙吏辯護,你們骨子裡就是一種人。”劉莫邪雙手抱在胸前,將頭扭到了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