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羅貫中

 華夏自古以來最看重血脈相連。

 如果繼承者沒有血緣維繫,在他看來那麼王朝的傳承跟改朝換代也沒有多大的區別。

 聽到這個拜占庭帝國如今是在苟延殘喘對大明夠不上任何威脅。

 朱元璋懸著的心放了下來,這才想起一個關鍵問題。

 “你自小生長在金陵,怎麼會對海外之事如此瞭解?”

 朱元璋臉上的表情充滿了疑惑,目光炯炯盯著朱樉,像是要將他由內而外看個透徹一樣。

 朱樉鎮定自若的回答道:“我在開封的元軍營寨裡捕獲了好幾個紅毛傳教士。

 這件事你可以詢問兵仗局的掌司馬應龍。”

 朱元璋這才想起那幾個紅毛鬼還在四夷館裡當翻譯。

 朱元璋還沒說話的時候,就被朱樉打斷了。

 “陛下如果沒有其他事情的話,就回宮裡歇息吧。”

 “兒臣就恕不遠送了。”

 朱樉端起茶盞,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態。

 這場面直接把在旁邊伺候的陳忠,看的目瞪口呆。

 第一次見兒子趕父親走的,尤其被趕的還是大明皇帝。

 逮著兒子聊了大半夜,臨了還犯了疑心病。

 朱元璋頓時覺自己做的過分了,仍然有些拉不下臉。

 “那咱就不打擾你休息了。”

 朱元璋說完帶著陳忠,二人消失在了地道口。

 朱樉怔怔的望著那個方向出神,他對朱元璋的感情很複雜。

 有敵視、有欽佩,還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臨近年關,朱樉很乾脆的沒有浪費精力去上朝點卯。

 而是選擇在府中書房裡看書沉澱,錦衣衛北鎮撫使趙鐵柱,親自帶著一人上門。

 “大姑爺,您要找的羅先生已經找到了,就在門外候著。”

 “還不快快有請。”

 朱樉放下手裡的書,吩咐苟寶上茶。

 一位頭髮鬍鬚都有些花白,身材勻稱的老者戴著儒巾,一身藍色長衫。

 走了進來,拱手拜道:“草民羅本見過王爺。”

 羅本還有個字,就是大名鼎鼎的羅貫中。

 “羅先生請坐。”

 朱樉連忙招呼羅貫中坐下,兩人相對而坐。